• 8

空力套件裡的小惡魔


阿福的網宅 wrote:
主要是~~這種光束線類的設計~~好看!但其實不具備照明功用!
TEANA II J32尾燈的LED~就是歐洲日行燈類的LED燈泡搭配光學設計!具備LED本身一定程度
的照射能力!

所以~像BMW這種尾燈!人類肉眼看在久也不會感到不適性!
但國產日系車編成的尾燈LED~真的盯著燈泡看!會比較刺眼!
當然~~原廠都經過光學配置,通常還能符合目視的舒適性!
坊間土砲或副廠件自己加裝的LED~大多數沒經過光學工程設計!
會閃死人!!不亞於開後霧燈丟閃光彈一樣欠揍!!

另一個問題就是~
國產車燈LO歸LO~但採用傳統鹵素燈泡,優點就是耗材便宜!10~30元就可以更換一些邊燈!
頭燈一顆也不過幾百元!好一點的白金燈泡大約一千多!

假如我是設計師!
我會偏向盡可能採用傳統鹵素燈泡,搭接光束或燈組像福特近年Mondeo MK4或NEW Focus III
的尾燈設計,作類似BMW的燈殼及鹵素燈泡照射能反映類似LED的光學設計!
這比較有經濟價值! : ...(恕刪)


印象中在那裡看到:「○○都把LED尾燈變作標準配備了,□□那麼爛還在用傳統燈泡~~~」

國內的車廠(汽車或是機車)近年開始一窩瘋的把尾燈改成LED,看起來有科技感,又有賣點。
可是晚上開在這車子的後面的人可就慘了,光害的程度真的不下於後霧燈。
“印象中”好像是日本有規定煞車燈及方向燈的亮度,在夜間作動時是可不以刺眼的。

把尾燈改成LED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美感。
車廠可能就是只是單純的將尾燈從燈泡換成LED,亮起來除了刺眼、就是醜。
真的還不如用傳統燈泡,和保養廠混熟一點,換個小燈泡都不用收錢。

小弟大樓地下室有一台車改了HID,只要和它會車就很辛苦,真的不知道應該說什麼~~~

伴奏者 wrote:
印象中在那裡看到:「...(恕刪)


原廠配的led後尾燈,光學都有計算過!
應該還不會太扯!

大多數是改裝件缺少光學工程設置,才比較會有機會遇到打鳥燈!

阿福的網宅 wrote:
原廠配的led後尾燈...(恕刪)


臺灣光陽頂客250的HID頭燈就很優

(雖然是機車)

亮而不刺眼,除非車燈不常洗蒙上一層灰

一顆HID燈就可以照亮至少兩線道

(還有沒有調整好照射角或是避震器調太軟也會便成打鳥燈 XD)
偶的作業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inda6277/

johnson6277 wrote:
臺灣光陽頂客250的...(恕刪)


這兩天才跟某日系車廠專攻汽車機構、車身結構工程老前輩和
幫光陽走正向A面設計的工程師LDS~
他的A面和工程設計!沒問題的啦!
不過光學是不是他做的我就不知道!下次有機會在問問!

設計的好!就會順!

阿福的網宅 wrote:
我相信身處同業的製造和設計師,都與我一樣,希望去探索這一球能不能贏!
經銷老大,應該也像布萊德彼特-魔球 那一片!
如何讓我們成為優秀的商品!
對的人結合起來!有機會!

我們台灣的技術力其實不弱!
但我們沒有韓國集全國資源集中推三星或現代汽車這樣的環境!
台灣中小企業,得要靠自己各自努力!
心有所感!中華隊!加油!台灣!加油!


看完深有感觸,我上班的公司也是做射出成形~也有做到壓模成型
所以看完你比較技術面的文章的確很有感覺
射出成形~光機器的選擇跟周邊設備的選擇就是難題
要壓低成本~就是要降低CYCLE TIME
但是想要降低就可能要投入相對的設備去對應
開模具要去想的東西也比一般人想像的複雜N倍
透氣孔~冷卻水怎麼跑~適不適需要熱膠道~還是冷膠道?
鎖模壓力的對應......太多了
模具本身還要看R角~脫模會不會影響~模具會損耗~有毛邊~注口點要閃到哪裡....之類的
很多人都以為這很簡單~其實真的不容易
光是要控制高分子材料在模具裡面要怎麼"跑"應力會怎麼分配~都是講究的
要好的機器~加拿大~日本~瑞士~義大利的機器買不下去(一般人眼裡是天價)
要便宜機器~動模板強度~曲臂~油壓系統~穩定性都有所欠缺
這位先進說的對~台灣不是沒技術~但是沒有資金!!!!
很佩服這位先進拿出很多技術面的東西用淺顯的方式解說^^
阿福的網宅 wrote:
從2004~5年跟裕隆三義YNDC設計中心黃興儒經理這些老前輩接觸開始!
陸陸續續到了2011年,跟前裕隆和中華的資深工程師傅們都有時間喇在一起才能真的來搞汽車
正向製作!


阿福兄您好,看到您的發言中有熟識的名字
想請問Koju老師現在好嗎?好久沒有他的消息了
阿福的網宅 wrote:
這兩天才跟某日系車廠...(恕刪)


術業有專攻

絕對不是偶這樣畫一畫

復刻一下外型或畫一下框線圖就好了說
偶的作業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inda6277/
很多時候 客戶並不專業 一輩子 可能也裝過一兩次空力套件,沒幾個人會去注意細節 密合度

等等問題,主要在於黏的上去 可以正常固定 看來還不都一樣?因為眼睛無法很明確的分辨材質

所以烤完漆 材質也沒那麼重要了 能耐用多久?不知道?但荷包會替你篩選 你要的價格,品質?

看起來像樣就好 品質要幹嘛?就像是柴蟒(FORD MONDEO) 一台好車 但就是他x的福特,那麼貴?

誰愛買呢?買了又被身旁的群眾與論取笑........很多人買東西只為了別人眼光,卻不是真正的知道

這真的是我要的東西嗎?而迷惑了,這個世道 越來越是了.................
HI~~
阿福大的文章淺顯易懂,小弟雖然隔行如隔山,但是居然也能略略領會,本文真的值得收藏
hp61200 wrote:
看完深有感觸,我上班...(恕刪)


因為有車友也是會跟我談到網路上的車友會,再說做空力套件沒技術面的
能力問題!因為對方自己有接觸一些鋁材,就認為開模做產品很簡單!!

老是聽到一些令人傻眼的話!

當然~這是八卦轉述的!
是不是這些團體幹部老在背後說三道四!去想這些也沒意義!
轉述而來!也只是轉述者個人表達的耳語!
也有很高的機會加工宣染!沒有的事!變成很有敵意的事!
總之~去看待這種芭樂背後說三道四有的沒有的對我們的生活一點也沒幫助!

也是希望真的提出一些有用的經驗!
我們產業內的!可以互相幫助!
才不致讓我們台灣一直處於代工淪為工人的窘途生活這樣下去!

台灣現在的經濟環境~就有這種慘狀!
過去我們代工便宜!國際競爭力大!
但這已經是過去式!
現在我們一直在失去競爭力!錢都往海外流!那也就算了!
連人才都得變賣到海外去~實在不勝令人唏噓!

光看台灣汽車產業就好!
這些原廠裕隆、中華的人才,在台灣只能去哪裡!......
而一家企業如果效法台灣多數中小企業,或投資掮客。
把養起來研發或稍微做起來公司,大多當商品變賣出去,不論這個商品(公司),
是有賺或眼前是虧損的!

以利益點來說!
這已經見慣!

只是~這就是我們台灣經濟環境惡化的原因之一!


單我身處十多年的遊戲產業!
看了就真的得直搖頭!
昱泉、雷爵相繼大陸買單。
橘子韓國買單。

研發團隊,養幾年當商品賣掉!連大頭也賣到左岸去!
然後老闆自己在開一個新公司,再用同樣的獲利模式!
等著5~6年後在來賣手上的公司!

真的是司空見慣了!


但~~一堆產業這樣搞!
台灣有些什麼!
當一家公司賠錢不獲利了!
我看到的!大多還是上頭在罵底下不認真!
是自己下面的人才是罪人!
然後天天瞎扯全公司自己付出最多!(包括很多衰臉老闆也是這樣的!)

有些都自我膨脹到無以復加!
就可以預見一家公司的興衰、敗亡!


我希望台灣唯一的一家本土車廠,不會是走台灣這種模式!

這些人才會一個個成為台灣以外的台勞或成為他國的助益!
首先便是管理這個國家的團體和企業業者該門心自問!
是不是自己才是造就我們失去競爭力的禍首!

而不是食指向著別人!無形中無意識的問題卻是自己一手造就!


我們的下一代我們能提供給予他們什麼環境!
就靠我們共同努力了!

我們有自己設計、研發的能力,就不要浪費我們的天命!

大家都要加油呀!!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