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福的網宅 wrote:
過去國產車最常犯的~...(恕刪)
對於mondeo,我覺得福特六和常為了推銷某一種車款,而犧牲掉另一種車款的配備.就拿ecoboost來說,為了要主推ecoboost,HMI與盲點警示系統都只在汽油款上,柴油款頂級配備都沒有.這樣可以結論說所有柴油款的車主都不希望有這兩項配備嗎??現行MONDEO的銷售手法,都讓想要買車的準車主覺得買柴油款好像是次等公民.因為連最頂級的柴油款都沒有這些配備啊~~!
福特六和如果對於ECOBOOST這顆引擎有信心,那為什麼怕同款車的柴油引擎會搶到市場,是怕如果都是一樣的頂級配備,大家都去買柴油款,而不買汽油嗎??有的人還是不喜歡柴油的答答聲而堅持買汽油款的啊~~!
大家可以比較一下PASSAT 2.0TSI與TDI的配備,也沒有像MONDEO一樣好料都在ECOBOOST上.對於福特六和,我覺得某些行銷手法跟產品配備分配上,真的只是把格局做小而已~~!
小新新0912 wrote:
阿福大說得真好,最近...(恕刪)
不同調性的產品。XD
小凹小改款,前水箱護罩和前保桿的位置連接頭燈的部位。
為了搭配車燈走行,那附近的設計缺乏腳座,所以你用手指按壓,就空空的,軟綿綿,
不會很紮實。
內裝用料及設計,就是走日式國產車的水準,其實跟大蟒都有一定品質的設計工法。
但因為設計地區民族性不同,呈現兩種不同的用料及工法理念。
該怎麼說,喜歡歐洲車調性的,就不太會看得上國產日系車的設計用料。
喜歡日系、華人設計的內裝及用料成型方式,就會覺得歐洲車的內裝、用料好像很陽春~
不夠精緻。
因為看得面,跟我們走汽車內外觀設計及工程選料在看的角度不同。
該怎麼說!!
就是日系車給人的呈現,著重在表面上的精緻性。
例如會用核桃木紋,內裝中控台講究科技感,銳角、直角搭配木紋的華麗感設計較重。
歐系車不來這一套。
老外設計車子的理念,著重在選料,專業的工程A面、不同R角曲面的組合設計。
都是一些內行人、專業的在看的東西。
木紋、科技性、度鉻件,都是較少配置,相對表面看起來。就會略顯陽春。
但著重機能、專業工程、用料、安全結構。
兩種民族性差異很大。
就看車友較偏向哪一種設計款式。
不過歐洲車系統確實較為複雜的多!
感之模組都是同級距日系車翻倍以上。
相對現今都走電子車類型,買歐系車,就不要想往副廠跑,沒壞也被修到壞。
現在外面的保養廠,大多只有能力修修簡單結構的日系或大陸這些亞太地區的國產車。
並不具備技術去維護走較高端車用(非人用)電子的車身高科技。
更不太可能自費花上百萬,去購入歐系某品牌的原廠電腦全套檢測儀器設備。
只有某些坊間專業肯花大錢,窮盡該店畢生之力,投資原廠電腦和設備、技術在某個歐系品牌上。
這類的專業店家,就會很有名,專門搞某個品牌和某些車型。
這種的專屬車種店家,就一定門庭若市,排隊吧!
不過福特目前沒有這樣的店面。
較具知名於台灣車友間的,就屬三代蟒的中彰地區的紅中大。
出身於福特保修體系,也在三代蟒投入畢生心力鑽研保修。
這類的才有辦法成為三代蟒這個車款的私人保修菁英。
而一般的技師,通常分散於這個品牌的各個車型,相對的專精度會分散,但要找,有些能力強悍
的原廠技師,就會特別通某個領域,和某個車型。
例如新北市新店中太保養廠的周師父,以四代蟒來說,就很會抓引擎腳異音。
4代蟒如果跳防入侵系統故障碼,福祐楊梅廠的阿杰技師就很有經驗。
有些師父可能就拆過很多某款的變速箱。或某些技師專精於引擎、排廢系統。
歐系車的複雜度,相對遠較日系車款來得複雜很多。
購車之前,我們便要有這樣的相對認知。
那車子無故屌在路邊,你才能接受它的設計原理,並找到可以協助您故障排除對的經銷保養廠和對的
技師。
不然只是把車當代步開,日系的車款還是結構較單純。
沒有這麼多複雜的問題。
只是哪個產品成本高,C/P值高,相對的就不用我在多贅述。
大家心裡應該能有底了。
就是看自己的選擇愛上哪一種風格的產品。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