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papa wrote:
大玉米是吧有顆粒的嗎...(恕刪)
結果哩~害到別人了嗎?~別那一付自以為是的說人家,還說別人打廣告?
你是第一次來這嗎?~無聊
oddchung wrote:
不好意思,我這邊會多嘴一下,有冒犯之處請多多包含。
我比較不會在行進中去調整任何設定,原因是在操駕與車身動態上所感受的,不一定真正代表車子目前動態的問題。
你感覺轉向不足,你若是有可調式阻尼,你要怎麼調整?
加硬後面?還是將前面放軟?要加多硬?要放多軟?
加硬後面讓你入彎反應比較直接,但是瀕臨極限的時候後輪滑出的速度相對快。
放軟前面讓你在煞車荷重的時候,車尾容易抬起,稍微一點轉向可能車子就開始轉動,但是不小心路面傾斜或是煞車時左右輪路面抓地力不一,可能煞車還沒入彎前車子尾巴就開始擺動。
由於設定改變,開車的方式也必須改變,若是以經習慣之前設定的速度,可能用相同的速度,在不同的設定下,同樣的駕駛方式會有很不一樣的結果。
一般修改完設定,可能要將速度漸漸的提升去適應。
但是有時問題並不一定出現在阻尼的調整上,胎壓若是不對也會出問題。
若是用錯誤的胎壓來跑,阻尼調整半天也是越條越偏。
最能夠告訴你車輛狀況的還是胎溫,胎壓在冷胎與熱胎時的差距 (一般比較少人用胎溫計,但是看輪胎使用狀況都是以胎壓在測試後上升的幅度作為一個基準)。
你才能夠大概的掌握到底前後左右輪之間胎壓上升差異性有多少,你希望最後結果是前後差異不要太大。
而從輪胎磨耗的程度來看你是否有效的運用輪胎,camber是否太大或太小,有哪些東西是可以現場調整的,哪些東西無法現場調整。
但是那是在賽道上才需要注意的事情。
至於跑山路........
我想很少人跑完山路馬上測胎壓的,原因是跑山路的目的不是以競速為主,完全是享受駕馭的樂趣與快感。
想想看,又沒有起跑點與終點,也沒有很準卻的計時,頂多就是利用跟車友之間的距離抓速度而以。
加上這是在公共空間下進行,自然中間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危險性也很高,相信很多人瞭解這個風險,自然在速度上有所保留。
速度既然有所保留,路段因為交通有快有慢,蒐集的資訊就不是很有用。
那還不如保留一個偏安全的設定,平平穩穩,心情愉快的,在不影響他人安全的情況下跑完全程山路。
開之前記得做好車輛檢查倒是真的,在山上顧路,吊車通常要很久才會到..............
我也可能是酸葡萄心態.........若是四隻避震都可以行進中調整........就算不是行進中可調整,能這樣該有多好啊.........,不用彎腰拿個小螺絲起子在那邊慢慢算自己轉了幾圈........
還有,其實開車方式的改變可以讓車輛動態改變,並且便宜很多 XD
(恕不刪)
jcpapa wrote:
比你先來廣告你看不出...(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