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大家替福特想一想增加銷售量的方法!我先來提一個。

Ford的安全性設計真的沒話說,
可是顧了大的安全,卻忽略了小的細節;
而台灣消費者也許是被日系的『精品』概念內化太深吧?
要DVD啦、要核桃木飾板啦~
要LOGO有設計感啦~
沒事就要來個內裝小改款啦~
化妝鏡要有小燈啦~最好角落再附個放大鏡功能拿來擠痘子剔牙用!
Ford不是做不到,而是經營理念本身就跟日系不同。

所以囉,
Ford壞就壞在他忽略這些小細節和貼心的售後服務、保固;
很安全!但是常跑維修廠。
很沉穩!但是少了點精緻感。

說真的,我不要花俏,
Ford只要確實做到QC就好!

另外,可以把BMW的御用代言人克里夫歐文挖過來代言Ford的安全性與操控性訴求!

克里夫歐文與瑪丹娜的BMW廣告
BMW Films - The Hire - Powder Keg

一‧定‧大‧賣!!!
會買福特的車主幾乎都說福特安全,
只有福特自己不敢大聲說。

看福特要不要開國產車的先例,
主動公佈撞擊測試報告,
或是抓一台神車來對撞,
自己放到youtube不用廣告費用。

要推柴油,
最好全系列齊全,
一半車款沒柴油可選,
感覺很不實在。

記得某車廠推
堅固耐用輕巧又會跑的鋁合金引擎,
很不巧,
他們家那時最殺、最會跑的是鑄鐵的霹靂馬。
我也來一個
請員工吃完泡麵不要丟在新車引擎室
也記得廠內多放點蟑螂屋

因為那個事件 使我對福特卻步
(非業代 勿抹黑)
記得20年前當福特還稱霸國產車壇時, 車型設計是日本福特主導,

後來變成走歐洲福特路線後,銷售量和口碑好像就下滑了不少,

歐洲人對車子的要求,和我們比較不同,歐洲路況,天氣,環境都和台灣相差

太遠,他們注重操控樂趣和安全,台灣人注重的是配備,省油,小毛病少,

所以日系車種比較符合台灣駕駛的喜好,自然賣的比較好,

多數國產車主會認為,"就是國產車嘛! 又跑不了多快,要什麼操控性?"

"安全和操控再怎麼弄,也比不過米漿!!!,哪天有錢時直接買米漿就好了!"

而其他少數想以國產車價位,獲的較佳操控性和安全性的人,才會考慮福特吧

個人淺見
看來大家對福特的期許仍很高,希望福特高層能參考大家的意見。在妥善率及廣告行銷方面,並加強後勤維修,5年後的市占率一定會上升的。
杰 哥 wrote:

做任何事都不可能提高福特在台灣的銷售量,省省吧!


小弟認為 那是因為"六和"才造成這樣的不可能吧!

TDCi+PS 絕對是福特六和非常好的機會
可惜 TDCi+PS 的產品陣容未能及時建立
僅靠focus 實不能吸引更多樣化的消費族群(如家庭、公務等)
也無法在性能、省油之外
提出其他的故事點來做為行銷面與形象面的刺激、昇華
再加上非歐系車款的濫觴
更是模糊了台灣消費者對於現今FORD 先進技術與品牌形象 作重新認識的機會

破釜沉舟思考
"福特六和"如果願意 整合"長安福特" 所能掌握的大中華市場量
零時差同步化 將"歐洲福特"開發的車款完整導入大中華地區
同時能積極參與未來車款的開發與投產 (以泰國RANGER 為例)
也要同時停止OneFORD 以外商品的胡亂行銷(好幫手除外..)
讓台灣消費者能對於現今全球FORD 的產品力 有較正確而完整的認識及觀念改變
如此
"六和"繼續作 MAZDA 的國產車 (加把勁也能坐3望2呀!)
FORD 則轉變以進口為主力

相較其他進口品牌
卻又掌握有Local 維修保養上的豐沛資源 為其優勢(當然 還是必須重整與提升)

真能大刀闊斧這麼幹
FORD 在台灣
我相信還是大有可為的啦!
我倒是不希望找名人代言,就算找舒馬赫代言,車也不會是F1跑車.
就算找周杰倫代言,音響也不會更好聽.
廣告費提高反應在車價反而討厭.
著重在安全性宣導及品質提升反而更務實.
請不要在展示間門口,用褪色的紅布條大喇喇掛在車上,還標示『零碼車』
又不是賣皮鞋
產品好、服務好..降價應該很難吧!
現代年輕人.應該也比較重質吧
就兩帖藥~~

一是品質


二是態度


做的好~~包準以後看到福特車也會覺得~~眉清目秀~~神清氣爽~~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