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福特 I-MAX 最近偷料偷很大喔!!

Bailysu wrote:
我對這篇的感想!!開...(恕刪)

那個DIY很簡單,只是要找個場地把車升起來...

我去裝的時候,技師還說不用收費啦,才拆個幾顆縲絲而已...
這兩片東西裝不裝真的有感覺

請問一些認為這兩片沒效果的大大們

1、請實際測試,有裝與沒裝的感覺。

2、請實際測試,裝其它材質與其它廠牌的套件。.


如果自己感覺不出來並不代表別人也感覺不出來,
如果有改懸吊,這兩隻有沒有裝差別就很大。

這東西最好不要換太硬的材質,車身變太硬,定位可是很容易跑掉的。
有些問題請親身體驗後,再來下定論。

yutasan wrote:

這兩片東西裝不裝真的有感覺....有些問題請親身體驗後,再來下定論


所以你有實際嘗試過這款車裝上這種規格鐵片後的駕駛差異囉?

請問你是在何種情況下會有把原廠鐵片拆下去做駕駛測試這種行為呢?
感覺....


好有感覺,怎麼知道你的感覺跟我的感覺一樣?

又是感覺????

這是無法評斷的個人感覺,講這麼久,就是說不出個所以然。

那有測試過到底差多大,有沒有真的實驗過差在哪裡?

也請說明清楚,到底影響了什麼(實車的喔)?

車身因為這個會扭曲多少?主要結構是哪裡受影響?大樑因此受了多少損害?

如果車身像那張卡片那麼容易彎曲,根本就不用上路,也無法通過檢測,光爬個地下室,車身應該就會彎了吧!

車門也應該打不開了。

連這個就要轟,那應該要針對全世界的車去講一遍吧!



其實~
說到目前車廠會去"偷裝備"
真的不論是當今的國產車或進口車款
各大車廠確實都~偷很大!!

譬如像是…
攸關行車安全的"車門警示燈 "(俗稱車門禮儀燈)

各位不相信的話
可以到各大車廠(國產、進口)展示門市賞車之時
順便給它注意一下這個不算很起眼的配件哦!!

或許~
這個小小的安全警示燈對一些人(車廠)算可有可無
但,在地狹人稠又非常不遵守交通規則的部份台灣人

確實可對於粗心大意的駕駛人或者乘客在突然開啟車門之時
發揮了保護後方「行人及機車、腳踏車等騎士」的安全喲~

坦白講
我個人一直對於車測中心(ARTC)所權責管轄的範圍比較有微詞的部份是:
一、「開門警示燈」竟然會放任一些車廠取消掉此一配備,理由是什麼呢?除了節省成本以外,還有呢?
二、「自發光儀表板」為什麼不強制規定一定要搭配光感應頭燈裝置,不然一堆人晚上都完全不開燈
三、「紅色方向燈」的辨識度真的是非常的差,尤其是搞不太清楚是在打方向燈或者是在踩煞車狀態

以上這三項攸關行車安全的主動式與被動式等重要裝備
為什麼不強制介入車廠的原始設計
該好好地去立法管一管呢?

我,正開著幸福找幸福…來自於全台灣最大的休旅車家族車隊-「Savrin 幸福家族俱樂部」
克朗 wrote:
所以你有實際嘗試過這...(恕刪)


小弟是在馬5上試驗的,拆裝的過程順便測試

1、原廠
2、S牌中下井。
3、沒裝

底盤路面回饋,
2>1>3

yutasan wrote:
小弟是在馬5上試驗的...(恕刪)


如果我也這樣說...

小弟是在馬5上試驗的,拆裝的過程順便測試

1、原廠
2、S牌中下井。
3、沒裝

底盤路面回饋,
1=2=3

這樣你懂我意思嘛?? 你有你的感覺 甲有甲的感覺 乙有乙的感覺...

我是建議可以提出比較有利的佐證會比較好~

無意唱反調 因為我也很關心裝與不裝的問題...尤其對於安全方面~
http://chinese.autoblog.com/2009/09/08/toyota/
yutasan wrote:
這兩片東西裝不裝真的...(恕刪)

車身變太硬,定位可是很容易跑掉的-->看到這句話,我笑了...

你知道我之前平均每兩個星期就去定一次位是怎樣的情況?全原廠,除了換輪胎和來令片外,其他什麼桿都沒上

後來隨著避震器和桿子一根一根的上,跑定位店的次數也愈來愈少了,如果天天都有用到車的話,大概半年之後,我才會感覺定位有跑掉...
sternly wrote:
如果我也這樣說...

小弟是在馬5上試驗的,拆裝的過程順便測試

1、原廠
2、S牌中下井。
3、沒裝

底盤路面回饋,
1=2=3

這樣你懂我意思嘛?? 你有你的感覺 甲有甲的感覺 乙有乙的感覺...

我是建議可以提出比較有利的佐證會比較好~

無意唱反調 因為我也很關心裝與不裝的問題...尤其對於安全方面~
......(恕刪)


很抱歉,小弟不是用說的,而是實際測試的,說實在,這東西對安全上是沒有影響,只是為了提升操控而設計的。
馬6底盤中間沒有這兩片鐵,所以 Autoexe 替馬6設計底盤中間的結構桿,而馬3與馬5原本就有這兩片鐵,所以 Autoexe 就沒有對 馬3與馬5設計底盤中間的拉桿。

問題1、為什麼 Autoexe 沒有設計結構桿將原廠馬3與馬5的這兩片鐵取代呢?

日本的 馬3 MPS 版本,底盤中間是用了整片的結構板。


問題2、不知大大覺得 MAZDA 為什麼要將馬3 MPS 中下結構桿改成結構板呢?
hui.lee wrote:
車身變太硬,定位可是很容易跑掉的-->看到這句話,我笑了...

你知道我之前平均每兩個星期就去定一次位是怎樣的情況?全原廠,除了換輪胎和來令片外,其他什麼桿都沒上

後來隨著避震器和桿子一根一根的上,跑定位店的次數也愈來愈少了,如果天天都有用到車的話,大概半年之後,我才會感覺定位有跑掉...
...(恕刪)


很好,有實際親身體驗的人出來講話,可信度會比較高。

假設1:都在同一家做定位,定位沒做好或螺絲沒上緊,所以定位會一直跑掉,這樣客人才會回來。

假設2:都在同一家做定位,定位沒做好或螺絲沒上緊,所以定位會一直跑掉,最後要你裝些拉桿、
結構桿、避震器什麼的,定位才幫你做好或螺絲上緊。


不知大大是那一台車與裝那一家的拉桿?平均每兩個星期就去定一次位的情況是怎樣?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