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繞了一圈結果還是回來FORD


junk0928 wrote:
請問一下實際跑下來...(恕刪)



自己算不就好了,用最差的市區油耗一公升跑6左右去算,什麼時候該加油會很難知道嗎,這也能有什麼好擔心的
我是7t車主,一月車,跑了一萬公里。不考慮油耗,選6t配備好一些,我想要轉向頭燈,跟自動煞停,,你考慮的跟我當初選車的矛盾點一樣,但是我考慮油耗選7t,一桶油純高速宜蘭高雄來回可以830,而且在南二高段有努力用了右腳,目前天天要開7公里的山路,在山路超車很輕輕一踩就可以
Ford車質量很不錯 安全配備都給很足跟進口差不多
老姊購買Ford Kuga 旗艦款跟家中購買幾台車相比動力行駛感都不賴
尤其得到老姊允許後換裝某塑鋰鐵電池加裝動力晶片馬力提升至三百匹
因加速變很輕快很過癮而收到罰單而被老姊暫時禁止好些時間開她車子
感覺福特車對我男人對車興趣加倍許多但如果福特後勤能改善就能更好
福大說的車體剛性部分也是我後來還是決定買4T的最重要原因,雖然還是沒有我想要的HID 和ACC,本來想等CRV5上市再決定,後來看到那種車體鋼材的用料跟分布都冷了,再加上CVT,這種差異也不用等了。
4T油耗跟柴蟒相較之下比較差算是非戰之罪,算可以接受了,只是還蠻有感的。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SUV車型,每公升要...(恕刪)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有舊案,Mon...(恕刪)

福大 你說的是改MMC的M chip造成的嗎


常常看到嘉偉試駕渦輪影片,很愛提倡渦輪改晶片的好處,還不會破壞原廠保固,一直很好奇,只改晶片會不會真的有這麼大的後遺症
Money25 wrote:
福大說的車體剛性部...(恕刪)


其實4T VS 6T主要少了幾大項較非主流的需求配置,例如ACC、HID、AWD...等等,如果您以省下來的車價約20萬,其實夠加油加到嘴能笑到合不攏了。
如果是跟7T比,7T又比6T少了幾樣配備,同樣價格,省下十幾萬拿來加油也很夠用。

7T的用車需求量越大是越划算!
一年如果車友只開一萬多公里,買柴油車就比較無法顯現出其經濟價值。
但大腳油門開爽爽,倒是真無庸置疑的。



車體剛性我是很重視!
畢竟現在路上三寶何其不有,十年前也曾被下交流道不知道在開啥的雅哥7追尾過,我連在加油站都被不打燈車頭直接就撇出來的三寶撞過,萌逼哩,連在加油站都能撞人,實在猜不透這樣的駕駛人,今天如果是工讀生站在我被撞的地方呢!或他車內開門正要下車要去尿尿的小朋友怎麼辦!不是被夾殺了!
到底在開啥密車呀!

主樑結構體還是要夠粗壯,至少我覺得這對家人安全才有所把關,KUGA是好產品呀!
冰河時代 wrote:
福大 你說的是改MMC...(恕刪)


恩!!嘉瑋哥應該從沒在影片中說竄改晶片原廠還能保固這句話才對。
我是常看到他在試駕中有提到可以上晶片,增加一些動力樂趣!但我還不曾看到他有說過原廠仍然會承保這種事!!

正常來說,原廠對車主私下改裝的改裝部品,本來就有都不承保的明文規範。
例如新車保固,車主就去換裝整支大保桿改造,雖然我也是開發汽車空力套件者,但變造車體過甚,換哪支保桿,哪邊就喪失保固權益,這是很正常的事。
以我們做空力套件開發,小包圍或包覆到前保桿霧燈以上的中包圍,屬於後加裝式的,保固才不會有所爭議。
整支保桿替換,大包圍的變造,在車廠,有些龜毛點,甚至會要求檢視撞測的變造影響性,開發廠其實是無力舉證的,車廠如果真要這麼要求,就只能成車重新送去撞測。
保桿替換,其實就是喪失該部位保固。
不過,SUV、歐系車,常見下半部有黑色防刮料組立件,將該部位入替更換,通常車廠是比較不會有爭議,但這是針對車廠內部自己做的設變案,坊間改裝變造,沒事就沒事,有事就灰不完了。

晶片也是相同的問題。
比較不會被車廠刁的,當然是後加裝的外掛式。
只有在竄接時產生改變,也屬於比較輕度的改裝晶片。
以前的車友回廠時,自己都會很安分將違禁品收藏起來裝乖,現在一堆小朋友是大喇喇回廠,還要盧承保,哪家公司會理他!
總不能裝了套件,自己下地下室去撐到,外觀裂開要算車廠算協力廠的。
總不能回保養廠或坊間保養廠,側裙在頂高時連看都不看,直接亂撐,連橡膠墊也不用,也不閃避側裙套件直接撐它,那側裙貼膠面會被撐開、套件撐爆也只是剛好。
晶片也是一樣的。

動力改裝並非不能改,而是要口袋有點深度。
不能只是加大供油和動力輸出,卻不考慮冷卻、散熱、排廢等重要關聯問題,這是相等重要的。

車友有空,可以看看國外改裝節目,或像艾德的中古車大翻新這類。
艾德的動力改裝,也是會一直強調除了做動力修改,他同時做了哪些修正散熱、冷卻、排廢等地考量變造。
在做晶片動力修正上,也不是一昧講究加大動力輸出,而是要考慮到車輛長期使用與其他變造散熱、加大渦輪...等等的配置,需符合限制內的加大輸出,也同時須考量到變速箱的承受能力。

另外~
我也並非意有所指任何品牌或推展的晶片。
而是泛指晶片改裝的原理,需整配套的慎密規劃和口袋深度成正比。
不然SAAB改動動力強化這麼多原廠認證配件,替換晶片主機板、加大渦輪、替換導管、替換強化冷卻散熱裝置、前、中、後全段排廢替換、變速箱韌體更換....林林總總強化動力改裝動不動就幾十萬怎麼來。
還是老話一句,一切都是等價交換呀!!


這些嘉偉哥都懂啦!他在動力改裝方面這麼多年,賽車手長年征戰,都很清楚動力做了那些變造,那些是用來下場拉轉用,車子操幾場賽事就操掛,無須考量長久性的問題。
那些是車輛需長久使用,需考量完整的周邊連動改裝。
他只是說可以改晶片,但車友不能自比家偉哥長年的賽事專業度,其背景條件就不同,我也是說可以改,並非不能改,只是我講得比較多,比較難入耳。
要自己去了解能改晶片這句話,人家是有深厚的賽事經驗,我們白斬雞一支,是自以為刷刷2~3萬晶片就會飛天了,變烏骨雞比較快。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SUV車型,每公升要破12公里,是沒這麼單純容易的事,一趟稍微補2腳就沒了。

空車測試油耗有,但實際上路,也是要看駕駛人每日行經路段是否常低速40左右走走停停。
如果常態性平均時速26~32之間,油耗約9~10km汽油車是很正常的,更差跳7~8,也甭啥指望能多好。
也別看它牌一堆油耗能源指數1~2,標榜每公升能跑12的,實際上路,因駕駛習慣與道路路況不同,低速走停多,大多不盡理想。
2014我開U6/RAV 4北中跑,我一點也不覺得兩車油耗有啥差異,從三峽到台中南屯,就是半缸油GG,不是龜笑鱉無尾。
那時水野和敏還沒加入華創,還沒有Eco Hyper這種東西。汗汗汗

汽油車要節能,也需道路配合,市區如果能固定維持車速在60,順著開,油耗就會漂亮,另外,怠速熄火系統是真的很有用,歐洲節目實測日產車與法系車,以空車加油站加滿開到沒油跳燈,換算里程與油資,開啟怠速熄火,多能節省10%油耗。
汽油車要省油,目前別無他法,就是必須要肯龜。

目前正在出售我的頂級89.9馬三當中,我只有一張屁股,沒辦法開兩台車,看車友有沒有人想搶收的,便宜65~66帶走,但別用銀行權利要收58~61,那車丟車行就成啦。
Kuga目前還丟在PDI尚不克迎娶!XD
所以,還沒有實際多跑幾趟了解1.5T eco的實戰能力如何。
過去曾開過幾天,油耗印象還OK。
畢竟一堆汽油SUV休旅車一桶油只能跑500公里以內的一堆,只要能上580~650km,就有相當的實力。

但我寧願用點油資換取車身結構的強度。
福特車體結構的優異性,還是有它的優勢,用點油來換取安全,重一點,也是應該的。
引擎室打開,拉著車台搖鈑金主樑都會跟著變形拉扯,這車能開嗎!!
中華的前輩一起開發它牌汽車大家看到都快傻眼了,夾到直接都變肉醬嚕!搞開發的大家都會一直罵,這是啥曉車體結構.......。
但人家躺著賣,要怎麼說呢!!汗汗汗

主樑結構鈑件,大多2.5~3mm去嚕!
很多都還是3片夾合在一起,硬幫幫。
但很多車為了輕,除了降低鋼板Mpa數,還偷薄。
用1.6mm當主結構體,材料強度不足又偷薄,就會像揉紙團一樣慘烈。
外行不知死活便罷,我們搞車子的,看了頭皮都會涼,像福特這樣國產主結構還這麼厚實的廠家,車友內行的要多自珍惜,不要老自己玩臭又想回來賴它。

車體鋼板再偷輕下去,我看紙箱王都能來造車了。


很喜歡欣賞福大分析車體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