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消費者在交易的過程是透過業務,而非店員,
和店員買東西價格沒得談,有商品問題找製造廠商,而業務就不同,
他帶有售服的功能,甚至於反饋問題回公司,
既然是透過業務,自然會有價格的差異,
而差異也主要來自於 業務背後的經銷商、自身讓利 和 附加服務,
銷售量大的經銷商自然折價空間越高,
可能會遇到開價殺到見骨的業務,也可能遇到開價肥到滴油的業務,
也可能遇到服務滿點的業務,也有可能遇到射後不理的業務,
其中價格很好比較,但服務無法量化,
端看消費者願不願意多花點錢以"期待"可得多些服務
衣錦還鄉 wrote:
你說的沒錯,樓主也...(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