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重點:1. 變速箱是骨董式設計, 檔位只能一個一個換, 慢長的換檔過程完全吃掉2.0T該有的爆發力2. 懸吊比以往舒適, 側傾比以往更大3. 方向盤虛位變大, 跑直線輕鬆, 但過彎的犀利感大幅降低, 彎道駕駛信心不足所以我相信這台車運動性已經不是強項了還能找到點運動性的就剩下馬6吧以下引用新車評網的長測文:现在每天上班我都需要经过一段因建设地铁而被改道的坑洼路段,路面的车流量大且车速较快,再加之不规则的沙井盖和路面裂痕很是考验车辆悬挂的功力,之前开过A4L、V60、凯美瑞等有舒适性取向的中型车通过这路段,悬挂都在积极吸收路面不平所带来的震动,但仍有明显的震动传入车厢内。而我刚开始驾驶蒙迪欧通过这段路时,还是小心翼翼地躲避坑洼,在被一个沙井盖“偷袭”以后,我反而放心让蒙迪欧自行处理这些坑洼路面,不去特意做躲避了。因为蒙迪欧的舒适性表现让颇为我满意,大部分路面震动都已经被吸收掉,我在车内的姿势也挺安稳,车后排的乘客频繁的投诉已经没有出现。因为18寸的轮胎和悬挂的组合能轻松抚平路面的裂缝,减少零碎震动,而悬挂的设定改向舒适性靠拢,乘坐起来的确比以前舒服。但是,蒙迪欧的悬挂动态表现依然有改进的地方。每每悬挂在处理不平路面的时候都无法一步到位,悬挂总会有多余的跳动,并伴随一些松散的声音出现,动作显得不够干脆利落,这虽然不会影响乘坐舒适性,但在质感方面会被打折。转向方面,蒙迪欧的设定显然向舒适妥协,方向盘的虚位增加不少,换来日常轻松舒适的驾驶感受,无需时刻紧盯着自己在方向盘的动作,而且通过坑洼路面,方向盘的摆动也会相应减少,在市区行驶,我还挺喜欢这种转向设定,舒适便利。GTDi 240版本拥有2.0T发动机高功率输出的调校,其中240寓意输出约240左右的马力,而最大扭矩则为350Nm,比GTDi200版本稍稍多出10Nm。官方数据表示3000转左右可获得最大扭矩。而在10天驾驶当中,我发现在1600转附近,发动机其实已经能够有比较充足的扭矩输出,起步瞬间动力响应灵敏,在市区行驶常用的转速区域范围内,动力可谓随传随到,车速在80km/h以内超车不成问题,起步后段再加速,电子油门的响应会有些许慢,但适应下来还好掌握,而在行车速度80km/h-100km/h之间的城市快速路超车,就会有尴尬的情况出现。发动机的动力储备是不用质疑的,尴尬点是出现在变速箱的逻辑上面。当我处于路面最佳位置准备超越慢车的时候,以D挡前行,加大油门深度提升车速时,变速箱需要进行思考,考虑是降低一个挡位还是两个挡位合适,通常变速箱只会给我降低一个挡位,觉得降一个挡不够之后,再给降一个挡位。从我发出需要动力的指令给予油门,油门传递至变速箱齿轮动作,再到燃油喷嘴加大供油量的过程,还是相当漫长的。经过这段“漫长”过程以后,我的超车时机已经错失掉了。我认为这样做会浪费掉这台2.0T发动机的充沛动力,这与驾驶普通2.0L自然吸气的小车无异,有点本末倒置。希望变速箱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逻辑学习以后,迟缓犹豫的逻辑能够有所改善,毕竟这套变速箱挡位切换的效率还是值得肯定的。首先告诉大家,我在之前曾经提及过变速箱逻辑的问题,目前已经基本能理解我的驾驶节奏,动力响应的问题得到改善,中高速超车的尴尬被消除。问题得到解决的原因是变速箱的学习功能在我连续半个月驾驶近1500公里以后,终于出现转机,变速箱开始知道那是我长期使用这台车,那是我的开车节奏,才覆盖掉以往驾驶者的习惯信息,这是一个好的转变。回到主题上,在蒙迪欧致胜年代,蒙迪欧这三个字代表着操控,正如现在的福克斯一样。不可否认,上代蒙迪欧拥有一副很好的底子,灵敏精准的方向盘,后期GTDi240版本的加入,这些无疑都很好地满足那群热衷操控的狂徒。但是,大部分消费者在日常使用的时候还是更注重舒适性,毕竟不是谁都愿意时刻神经紧绷紧盯方向盘角度,车辆弯道动态的,因为致胜实在是运动到有点神经质。所以新蒙迪欧为了照顾日常大部分时间的舒适诉求,调校出一副韧性十足的舒适性悬挂。上两篇中提及过,在通过广州广汕路这个著名的炮弹坑路段,蒙迪欧依然保持从容的姿态通过,把路面尽量熨平,车内乘坐舒适感保持得挺好,只是琐碎的声音没有处理好,影响高档感。蒙迪欧在面对国内目前恶劣的路况很有一手,这正是目前大部分消费者所需要的,正所谓买辆中高级轿车,谁不想坐得舒服一点。每周我都需要在高速公路花费几个小时,蒙迪欧合适的方向盘虚位让我在长途巡航的时候不必过度集中精力控制方向,偶尔能够“偷懒”一下,长途行驶会轻松些,乘客在路途中能够安稳地在座位上享受美梦。而致胜则需要留意每一下方向盘的动作,灵敏的方向盘会直接地执行你的方向指令,毫无保留地传递路面信息,每次触动方向车身都会有近乎神经质的敏感反应,感觉有点过分强求运动操控。虽说有点夸张,但这样的设定长途驾驶容易引起疲劳,神经会长期处于紧绷的状态,乘客亦可能因为驾驶者的轻轻一下方向盘动作而从梦中醒来。我长途的时候倒是喜欢新蒙迪欧这种轻松舒适的设定。表面上,转向和悬挂都是倾向于舒适方面,变速箱的初始逻辑同样偏向于懒惰的节能方向,但是,这并不能抹灭蒙迪欧骨子里的运动。其实新蒙迪欧仍然拥有扎实的运动底盘,2.0T发动机输出能充分支持运动驾驶的需求,一切都只是被表面的舒适取向所隐藏而已。刚开始的时候,我驾驶蒙迪欧通过软基路段时,悬挂的行程会被拉伸得比较厉害,还有那舒适的虚位转向助力,特别在弯道路段,二者配合很容易导致驾驶者信心不足,即便GTDi240版本动力充沛,我也不敢催迫油门前进。后来经过长时间熟悉车辆特性以后,我开始尝试在弯道寻找蒙迪欧的极限。进弯的一刹那,蒙迪欧的转向助力的确会影响入弯点的判断,但是只要通过虚位段以后,转向比例就能很好掌握。重重地切进弯心,催迫油门过弯,逻辑正常的变速箱很懂得掌握发动机最佳的转速,235/45 R18尺寸的轮胎并没有发出投诉的声音,过弯线路很漂亮,动作一气呵成。不佳的是,过弯时候的侧倾非常明显,尽管底盘和轮胎功力足够,但本应优美的姿态无可避免地被舒适的悬挂设定打破,方向盘前段的虚位仍影响过弯信心。多次尝试,不同的弯道和过弯方式,进一步验证我的观点:蒙迪欧的运动底子是被隐藏掉,而不是不存在运动的因子。在发动机动力值得肯定的前提下,蒙迪欧在运动方面缺乏的并不是动力,而是操控的质感。明显的,悬挂和方向盘设定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厂家在设计产品之初,肯定会优先考虑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就如我开头所说的舒适,这才是大家日常最为关注的重点。如果你想解除新蒙迪欧的封印,在上面找到运动的气息,满足自己的操控爱好,那么你就可以考虑进行轻度改装。首先应该从悬挂下手,选择一套运动化悬挂进行更换,侧倾和软基路段的问题将会得到明显优化。方向盘设定则暂时没有解决方案,电子油门能有加速器外挂,电子机械助力方向盘力度目前还没有便捷的改装方案,只能迁就蒙迪欧原厂的转向设定,寻找想要的路感。
meridian wrote:幾個重點:1. 變速箱是骨董式設計, 檔位只能一個一個換, 慢長的換檔過程完全吃掉2.0T該有的爆發力...(恕刪) 這方面福特似乎為了考量到車輛耐用度跟維修,已經放棄PS變速箱了.改為傳統6速自排.而這6速自排似乎也好像是舊式的自排了meridian wrote:不只開CRV, 而且...(恕刪) GO車也沒跟你說專業,頂多他們比較良心是可確定的....
meridian wrote:幾個重點:1. 變速...(恕刪) M大很多親自試駕文寫的非常深入且真實呈現實際車況,希望有朝一日看到對這輛 Ford All New Mondeo也能實際做出試駕說出感想。您提出這些種種現象及網路蒐集來的印象觀點到時還請您能客觀一一驗證
還是那句話 Mondeo 問世以來從來沒有在第一次大改款就注入熱血車型就算找遍全台灣也沒有人願意一開始就只出熱血車款供君選擇通常著重市場主流....除了特定跑車款別說MK3當初有ST220....但在ST220之前MK3 主流是1.8跟2.0 應該很少人注意到1.8拜託Ford All New Mondeo你要熱血請找2015年後小改款絕對有..將不會只是240P讓你玩這不是護衛這也是各家車常態..老是在舒適大型房車剛上市找操控熱血這個邏輯真的令人匪夷所思因為眾多的人寧願選擇 focus ST 255P
meridian wrote:不只開CRV, 而且還把GTI賣了, 改換"日系油電車"啥歐系底盤懸吊操控Q度, 都只是講講而已最終購車行動證明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 嘉偉現在開的是哪一台? IS 300H嗎?
meridian wrote:幾個重點:1. 變速...(恕刪) IS300H的變速箱還不也只是CVT, 六速自排的運動性還比CVT好, 你如果常常追go車誌就知道, 他現在的用車需求只是要省油 好養, 他只是考量他的需求選Lexus, 不用拿這種東西來說嘴
meridian wrote:不只開CRV, 而且還把GTI賣了, 改換"日系油電車"啥歐系底盤懸吊操控Q度, 都只是講講而已最終購車行動證明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恕刪) 嘴巴說要娶身材好,進得了廚房出得了廳堂在家像主婦,出門像貴婦,在床上像蕩婦最後娶的不是平凡人每個人考量都不同您相信內地的試車評價,不相信go車評價車還是自己開過才知道適不適合自己有些人開神車的底盤就覺得很穩很正點了您去跟他說foucs的底盤多好,他都沒感覺拉,還是自己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