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de.2 wrote:再度感謝福大分享又長...(恕刪) 我也希望!^^不過我不是任何車廠的人!也只能喇喇嘴砲!期許福特能祭出符合民生需求的好單(菜已經夠好了!)也期許國人自製品牌納志捷能開創好成績!以我對汽車業的了解程度而言!納志捷華擎所設計的發動機,已經有一定的水準!燃油效率,是否追著國際大廠走向缸內直噴,需要時間咀嚼演化!但小弟對汽油車燃油效能!實覺問題並不在追求缸噴技術的加持!納志捷倒是可以先找廠商合作,搭載動能回收系統+停車熄火系統!燃油改善上會比追上缸噴技術來得有明顯效益!有多點噴射!就已經有不差的技術力!嚴董似乎讓納志捷比較朝電車來發展!EV也是一個發展方向!而未來10年後的汽車領導燃油發展!究竟走向哪一條!目前得賭很大!!
CrazyShark wrote:什麼都沒有...扁扁...(恕刪) 這個我覺得應該不太可能門板內沒原廠發表的車體結構有橫樑的惡搞!真的也偷太大!也就太扯!就照片上來看!這個側面衝撞力道應該都上70甚至更高!會這麼慘!主要是B柱厚不住!A、B、C柱沒厚住,門鈑就會跟著潰縮進車室中!這也是國際大廠,車體上半部結構在A、B、C柱大多會採用越來越硬超鋼材的主因!也是車體進行碰撞測試,維持車室主要的利器!這個案例,是除了A、B柱沒厚住外!車台也跑掉了!顯示撞擊力道對方車速或自己失控的車速真的很快!而車身主結構強度不足,也是需要在加強的地方!
低調人物 wrote:來插花一下.幫T牌扳...(恕刪) 結構設計!是一門很深的工程學!如果對材質不熟悉!成型工法不對!結構鈑件搭接產生誤差或誤植!都有可能出包的!整個主結構斷裂掉!就毀了!!說真的!國產Camry跟早年進口Camry比就差很多!用鈑金槌敲主結構的聲音就不同!另外~主樑鈑件厚度!都不宜過薄!車體結構國產有些會採雙片式。Mondeo MK4將車門檻整圈隔音條拉掉!可以清楚看到3層式搭接車體結構!中間層就約0.8~1.0mm的高張力強化鈑材!再搭接內+外兩片~厚度是很驚人的!而最主要的!還是在設計車體結構的工程師和專攻車體製造的專業能力最為重要!不然厚度厚也沒用!潰縮點或配置不對!會崩還是會崩掉!!
考驗在路上, 說了這麼多, 歐系日系孰優孰劣, 答案是1:10, 歐系車的安全是日系車的10倍, 開歐系車的事故死亡風險為日系車的十分之一, 這是個人統計的, 大家有興趣, 從現在開始注意一下死亡事故時是那一款車, 大概就有底了, 操控及車身結構都比較差的日系車, 您能期待有事時能給你多少保護....昨天t牌 a秀, 3死事故...RIP....該走就會走嗎, 錯....你的的車會決定你的命運, 不然當年如果不是開OPEL VECTRA被 SPACE GEAR以時速60K側撞, 換成日系車我早就不在這裡了....; 那VECTRA的車門是一體成形極厚又整個蓋住門框, 車門因為厚所以有空間潰縮, 且撞不進來, 換作日系車的焊接窗框, 車門會被頂破, 裡面的人可想而知一定很慘...一家之主選車不可不慎, 你的選擇會決定未來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