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到底何者才是安全的車

要看設計
開始測試20%撞擊
往後得車子就會加強相關設計
neu03 wrote:
今天在這看到kuga...(恕刪)

inuki917 wrote:
我的研究領域很難在這...(恕刪)

我個人覺得是一分錢一分貨
車買越貴越大台
幾乎是安全性、用料、底盤設計跟價錢成正比
車體方面
個人覺得要能夠有效吸收衝擊力的設計才是比較好
像是乘客艙周圍以外的區域該設計成潰縮
以前去車廠實習師傅都講說過去很多進口車車禍
都是車體還算完好
可是裡面人卻掛了
但最重要關鍵還是駕駛本身
就像控制系統的成敗最大關鍵還是在控制器程式如何撰寫
Ford的車最棒了

撞車一定贏

失控一定控制的了

材質一定用的比別家好

操控性比別家好太多了

還賣的比別家便宜

總之有ESP就天下無敵了

不買就真的太可惜了

這樣的好車上哪去找啊
inuki917 wrote:
我的研究領域很難在這說明白
客觀主要還是以航太領域為主,標準非常之高


唉!一分錢一分貨。 行車安全這這方面真的有錢人的命比較值錢。我在有幸車子設計行業,所以有很深的感觸! 沒辦法中/入門級車的製車成本就是這麼多,一般消費者又不了解,保住人命跟保住車子基本上在中低價車上是無法同時執行的。 小型車如Altis/Focus車體不以潰縮設計來消耗撞擊能量,我還真的不知道如何保護車廂內的乘客的命。

你們航空業比我們好做,反正掉下去就沒了!我們撞了56公里內還要人沒事!

neu03 wrote:
今天在這看到kuga...(恕刪)


其實你的前提就是不公正的了...

已經先預設立場雙B就是安全的車...

撞擊測試結果只是表示雙B其實並不是最安全的車...

而不是表示撞擊測試是錯的...

BBdog3388 wrote:
唉!一分錢一分貨。 ...(恕刪)


我是不想面對到資本主義下的思考模式
也不太想明講安全是錢堆出來的
航太業的安全基礎建立和汽車出發點不一樣(如成本),但安全目標一致
汽車功能像目前的主動干涉駕駛如車輛動態穩定的數學方程
許多模糊.類神經等應用也是在幾十年前用於航太業
這種東西說穿了也只是Input=> System => output
過去建立System成本高,現今能夠壓得非常低,但卻不是所有車都會裝
這樣單薄的成本投入不值得用在保護"窮人家庭"上嗎?
當然不是,但把現階段資本主義思維攤開來說"不值得"卻是成立的.
這點是令人痛心的.

再來說另一面(黑暗面)
碰撞測試是會偷取"重量"的
送驗模型是"挑選"過的
抽驗模型是回饋給"QC.QA"的
如果再腐敗一點的說法(僅止於推測)
所有碰撞測試標準單位與協會雖然有不同實驗切入角度
但是車廠為了配合這些單位建立"設計標準"會造成什麼後果?
那就是車廠會有一致性的重大瑕疵

因為碰撞測試最後規避了"成本因素"而建立了有瑕疵的"碰撞測試模型"
如果這真的發生了,確實也不奇怪.

<再說個小故事>
飛機事實上也有挽救乘客的預留設計,就是啟動"迫降操作程序"
是由最低的速度和作用力,讓機腹去抵擋衝擊,但整機結構與機腹的設計終究還是有限度.
但這樣挽救方法必須是駕駛人與設計間的配合.
汽車卻是可以讓駕駛人配合更高的"設計限度"
那為什麼時速設定卻可以超越"設計限度"這麼多呢?
再反過來問,電子速限100km/h的車有人會買嗎?不會解鎖嗎?不會改裝嗎?
這真的應該好好思考才是.
就如同"博愛座"為什麼要被標註是一樣的
假使你坐在普通座位上就不用博愛讓位了嗎?
如果我們都有如此高尚的道德觀,又何須規劃博愛座呢?
我挺好奇的~坦克如果去測試的話....
記得加裝安全氣曩
沒錯

你看Corolla在Euro NCAP也是拿到五顆星,來台灣變成Altis之後,號稱安全之最,但是上路實戰就潰縮一半,潰縮乘客保護駕駛


puppydogfan wrote:
畢竟國產車 =\= 國外同款送驗進口車(恕刪)
neu03 wrote:
今天在這看到kuga測試拿到poor
拿到poor本來就要改 車廠不應該有任何藉口
實際上IHSS網站查了一下
我們應該肯定subaru及volvo的努力(只是對我來說加上維修費太貴)
有測的幾乎全車系都是good
而像高級車2B1A1L
明明鋼板比較厚
small overlap test有測的也是poor居多
讓人對於何者才是安全的車開始有點困惑

kuga其餘都是good
如果加上acc及其它主被動防護系統
比起其它國產車我個人覺得還是安全一些
如果他的價格可以親民一些
我還是會考慮(雖然我想買的是MONDEO MK5 WAGON)
因為個人認為 在台灣
如果和其它車KISS應該還是會受傷小一些吧(只要不是親到卡車和戰車)

不過我個人是比較希望IHSS未來可以作幾個東西
1.車輛互撞測試(雖然有點難)
找幾個暢銷車款撞撞看
看跟實驗室差距大不大
畢竟在馬路上 最多的應該是互撞
而不是撞硬硬不會動的牆壁
也許這樣鋼板厚的雙b
會洗刷冤屈
2.可以統計各型車輛在各種實際撞擊的死亡率及受傷情形
也許可以當作安全性的另一種參考

雖然測試結果是這樣
我心裡還是覺得
鋼板厚的雙b還是比除了volvo外其它車安全 只是買不起
不然如果鋼板厚的進口車沒有好處而且還耗油
那作厚的幹麻

只是希望福特跟其它車廠能努力追上volvo的腳步
讓民眾能買到便宜一些的安全車型
當然安全的駕駛行為也是很重要的

個人意見而已...(恕刪)


IIHS 小角度撞擊是許多車的致命傷,但也有人發生過,例如小角度撞電火條,再好的車也無法避免爛掉的下場,所以IIHS評比在於車艙撞擊後完整度,以及被動安全能否有效保護乘員,我看過他們影片牛頭牌新冠美麗也是poor,受撞擊後A柱大變形外,輪子也擠壓車廂,方向盤氣囊也無法有效保護(飛到旁邊去了),但重點還是在於安全駕駛,小心開車,才是真的
頭又大沒偷配備版本還不是拿不少poor
福特拿個poor就怎麼樣了?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