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福特I-MAX為啥比較少人買??


jejrara wrote:
1.其他車子都不會燒...(恕刪)


沒想到只是發表一下個人意見跟感想~
您這麼激動!

"可能"這兩個字是確認用語?(我沒打上問而已)

報告我沒看過!
請問你看過了嗎???????

報告也不是我寫的!
請問是你寫的嗎???????

質疑別人很容易!

但你也不是報告撰寫人!也不是當事人~
難不成網路上影片是人為造假?新聞畫面是假的?


哪台車的車商敢說他沒任何瑕疵??????

這樣要告啥?我還真是不懂?

有認識FORD高層請您千萬要轉寄給他們~
我還真想問問他們明明有一堆好車不推出來(例如C-MAX)
後勤維修體系也不是很好?
還真是可惜了這個招牌~


等下班 wrote:
沒想到只是發表一下個...(恕刪)


1.小弟只回您兩句,您就凸回那麼大篇••••^_^••• 是誰比較激動?
2.請您回頭看看自已發言,新聞(車禍)是真的沒有錯,但起火的原因不是油管設計(你所謂的瑕疵),是你先質疑起火原因是"起因好像是ford油管設計失敗!易脫落"
•••••••所以"質疑別人很容易!"我很同意
3.至於轉文部分,我本來是說說而已,但看您這麼好奇這樣的言論能會引起的反應••••小弟也跟著好奇起來了•••!!
4.對了,補充一下關於火燒車報告•••I-max&馬5有個不小的家族網站,裡面有相關的官方說明,"真的有興趣"的人可去關心一下,至於那些重點不是擺在該車種的人•••

各位,

講這麼多,打那麼多嘴砲, 不如自己上網查 Ford i-Max, Mazda M5.

C1 platform - 底盤設計 採用kinect 設計方法, 和 C-Max, Grand C-MAX, 滾動的輪子 V40 都屬同一系列, 換言之 油箱能擺的方式都是一樣的. 這是很慶幸的..比起日系底盤, 穩多了 (比 大甲蟲放架了)

油管封裝有瑕疵..油管撞斷和封裝有甚麼關係? 全世界的汽車油管都是採用一類似的封管方式吧.. (看過 大甲蟲底盤設計 ...都依樣方法)

開了一年半的車, 除了電腦設定 - 動力表現比較遲鈍外, 其他都還可以接受. 這是一部 Family Car, 美國客戶看見時說的..既然是 Family Car, 駕駛更應該小心駕駛, 而不是飆車.. 我比較常看見 Mazda 5再飆拉..因為Mazda5 的電腦共油設定是不一樣的..
所以, 路過的人- 麻煩搞清楚一下... 如果嫌這車, 那麼 - 麻煩去買 日系,因為Ford Grand C-Max, Volvo 都可能不符合你的需求.
台灣馬自達的車就是福特六和組裝的....所以我也搞不懂為啥馬5明明就比I-MAX貴..台灣消費者還是充滿著日系迷思吧
===
+1
我家女王大人也是超愛MAZDA,但討厭FORD到骨子裡去,我跟他說,那是同一家出產的

她只說,MAZDA是日本廣告,一看就讓人歡心
雖然樓層後來有點歪..我這文也是有點

我只是想說i-max跟舊mazda5都是好車

最慶幸的是我去年12月底出廠,交車i-max ^^
最後一批組裝出廠的吧!
Hi~大家好,我是新手,上來吸收新知識的
對啊… 我也搞不懂為什麼馬五比I MAX受歡迎…


去年11月牽了我的白小愛… 至今還是開得很爽!!


藍色橢圓Mark在台灣是票房毒藥

"活的精彩、修的痛快"廣告詞深植人心
第一句話是對的!
但第二句話對我就不太有用,因為我家已經兩台福特車,並沒有修的痛快!
如果硬要這樣套,那也總比"出去,現在"還好吧(至少可以修的痛快)!
PS:馬五跟i-MAX車上零件很多共用的(而且還都是主要零件),就不知道為何總是有人說馬五比較耐用?難道是福特用的是馬自達淘汰的劣品(有證據的請提供,既可幫助福特車主爭取權益也可以證明自己是對的而不是嘴砲)!


桂綸鎂 wrote:
藍色橢圓Mark在台灣是票房毒藥

"活的精彩、修的痛快"廣告詞深植人心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身心清靜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kevin5603581 wrote:
最近再看車子發現到六...(恕刪)


這台車不錯阿

只是停產了

要去找中古的勒
朴龍栱 wrote:
I-MAX不簡單
已經停產快一年了,竟然還可以上MOBILE01的首頁.
為什麼他當初可以賣的這樣差...

應該是掛錯牌子...

不過這輛車真不錯,我家有一輛... 開三年了.. 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這證明了家庭取向的車
永遠都有需求
只是這種需求
台灣福特永遠看不到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