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從「福特六和ESCAPE整車外銷日本」看"國產"車

金吉邁.............


聽起來像是一個 奇異果向金橘說再見的故事

故事如下


























因為奇異果向金橘說

金橘掰


我就是對於看到很多單親小孩的遭遇,很不削那些父母親的人
sammy98 wrote:
BMW3系列不是已經...(恕刪)

市場不夠大才是主因吧
大陸跟台灣土地顛倒過來的話
就有一堆便宜的車子可以享受了
老J wrote:
進口車要繳的稅完稅價...(恕刪)


感謝您詳細的講解

能否誠心請教您
進口車的稅有"運費(FREICHT)+保險費(INSURANCE)+進口稅+商港建設費....."
進口家電的稅有沒有"運費(FREICHT)+保險費(INSURANCE)+進口稅+商港建設費....."
那進口水果有沒有"運費(FREICHT)+保險費(INSURANCE)+進口稅+商港建設費....."
如果有的話 我個人覺得政府就應該不只是對國內車廠的補助了

sonett wrote:
RR wrote:
後有福特六和整車外銷先進國家(也是品質的一種肯定),
換來的是什麼?

國人的譏笑、唱衰、不屑......


福特用台灣的車型銷往日本
就像BMW進口南非製的3系列一樣
某個方面來說也可能是成本的降低
是一種策略....不見得是對於品質的肯定


若品質沒受到日本福特的肯定也無法外銷日本
不然品質受質疑被打嘴巴的也是日本福特
我對RR大大的想法深有同感...
zapper wrote:
....(恕刪)....
xciting500 刺激500...一點都不刺激

不會啊,中駐車架跟傳動箱蓋常常磨地板可是很刺激的呢!
車,是買來騎or開,不是買來修的...但是我怎麼常常在修車啊?!

huangddd wrote:


進口車的稅有"運費(FREICHT)+保險費(INSURANCE)+進口稅+商港建設費....."
進口家電的稅有沒有"運費(FREICHT)+保險費(INSURANCE)+進口稅+商港建設費....."
那進口水果有沒有"運費(FREICHT)+保險費(INSURANCE)+進口稅+商港建設費....."
如果有的話 我個人覺得政府就應該不只是對國內車廠的補助了


這沒辦法一言以蔽之

因為你說的是非常籠統的大項

在細項中有很多都免進口關稅了

再不然就是稅率上的差異化

譬如鋁圈和音響,裝在車上進口和單獨進口的稅率就不一樣!

所以很多車商都是空車配配鐵圈進口,鋁圈和音響....一堆配件單獨裝櫃進口,提關後在PDI再裝上
PEUGEOT好?PEUGEOT妙?PEUGEOT聒聒叫? 切... 我又不是獅幫義和拳.白蓮教 少來這套
RR wrote:
後有福特六和整車外銷先進國家(也是品質的一種肯定),
換來的是什麼?

國人的譏笑、唱衰、不屑......

RR兄,或許福特六和外整車銷日本對"國產"車品質受肯定有正面的意義,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同樣的東西,明明出口到他國要再增加關稅與運費的成本,為什麼可以比台灣產地價便宜??

我能想到的解釋是:
1.賣到日本初期要搶市場,所以不惜成本賠本賣車。(看起來不像)
2.在台灣賣的車品質、用料比較好,把次級品銷日本。(根據前面在福特協力廠網友的說法得知,剛好相反)
3.因為台灣關稅保護下,允許福特六和把在台灣車價調高到接近同級進口車價錢,反正不賺白不賺,還是有人會買。(可能性極大)


從福特整車外銷事件,個人認為台灣目前根本不需要關稅保護汽車工業,因為福特六和有辦法把整車外銷到澳洲、日本,意味著其價格及品質與日本的國產車比是有競爭力的;既然銷到別人家裡都有得拼,在台灣國內市場當然更是沒問題,換句話說,即使到國外沒有關稅保護,福特六和還是能賣能獲利,那在台灣市場理論上更不需保護。

國產車本來是要以在地生產,省下進口的運費與關稅,把車價降低。但是在台灣卻剛好相反,以本事件中福特ESCAPE XLT車型為例,如果賣到日本84.09萬福特六和都能賺,可見其成本遠低於84.09萬,在台灣同型車卻賣到106.90萬,簡直賺爆了。(請注意這是福特六和在台灣生產的同型車,只差在左駕銷台灣、右駕銷日本)。終於明白為什麼"國產"車廠在技術母廠虧損時,卻能在台灣那麼小的市場造樣獲利滿滿。而這些錢沒有用在研發或發展自有品牌,卻拿來發年終、發股利、辦尾牙,根本是辜負政府的美意,人民的期望。

政府當初關稅保護用意是要扶持國內汽車工業,終極目標應該是要擁有國內自有品牌車輛,但是看看現在台灣的"國產"車,除了台塑汽車敢掛上自己的品牌外,其他幾家無不以成為國際車廠的代工廠為榮。裕隆、中華、六和與三陽除了公司名稱不同外,幾乎也可以說是日產、三菱、福特及現代的在台分公司!如果這些車廠放棄自有品牌的發展,這樣形同外商分公司的所謂"國產"車廠,憑什麼要台灣關稅保護?
甚至有台灣本田這樣的純外資在台分公司,因為其在台生產,也等於享有政府的關稅保護!大家都不覺得奇怪嗎?

多年來我們本來可以買到更低價的進口車,卻為了延續這些"國產"車廠的生存,要負擔高額的關稅轉嫁,而衝著「愛用國貨」購買"國產"車的人,也沒有因為"國產"而得到好處,反而是以更高的價格換來更差的品質與服務(從RR兄的這句話也透露出對"國產"車在國內販售品質的質疑。)"國產"車車主花了將近進口同級車的價錢,買到"國產"車的品質與服務,買進口車的車主也要背負為扶植這些外商在台分公司的高額關稅保護。種種不合理更讓人對"國產"車廠與關稅保護存在的價值感到不解。
便普Q 的BLOG:http://tw.myblog.yahoo.com/pempuq
RR wrote:
嘖嘖嘖...台灣人奴...(恕刪)


為啥不譏笑?明明國產的,國內賣的比外國貴??
為啥不唱衰?相同的東西,外銷的品質硬是比內銷好??
為啥會不屑?明明是國產的,好貨就是往國外送..

自製的好東西不會留在台灣賣
不是台灣人的奴性
根本是那些老闆一點也不在意自己同胞





PempuQ wrote:
RR兄,或許福特六和...(恕刪)


大家在爭為什麼福特的國產車價要比出口到日本的車價高,是沒有意義的,
因為車廠的成本是故定的,汽車工業是極成熟的產業,想有超額的利額是不可能的,
車廠賺的都是辛苦錢,最大的差別是政府所抽的關稅、貨物稅等等,不同國家有不同的稅率,
只要政府降低汽車的關稅和貨物稅,台灣的車價就會和國外相同的,
可是政府的支出也是故定的,這邊降了稅,另外一頭的空污稅、燃料稅、牌照稅,就得調漲,
因為台灣地小人稠,開車本來就是較奢侈的行為(因為製造了較多的空氣污染、交通阻塞),而且政府為了開車的人開了公路也花費很多(如果政府不修橋舖路,請問車子您買了有用嗎),本來這就是開車的人要負擔的,
也就是說開車的消費者本來就要負擔較多的成本,因為您享受的較多呀。
車價便宜了,其它的油價、停車費、過路費一定會調漲。
天下的政府都是獎勵搭大眾捷運工具的,
而在這個前題之下,稅率的設計才去考慮是對政府有利還是車廠有利(通常是不考慮消費者的,政府要你繳稅、車廠要你買車,消費者天生註定弱勢),
台灣目前的稅率是有利車廠,
在國外因為石油公司的勢力也很大的,
他們稅率事實上更有利於石油公司,
因為有中油是國營的,所以油價天生比較低,
總之您身為消費者,你就認命吧,
因為羊毛出來您身上,
那天台灣的車價便宜了,
你也得拿出錢去付其它支出,
一毛都少不了的,
資本主義的世界就是這麼運作的。
阿男的空白筆記本 http://nick621116.blogspot.com/ 一個屬於大家的園地
應該是日本國內沒這型車子,剛好市場有需要或著要試賣,那台灣的車型剛好符合日本那邊的需求,所以從這邊調車過去賣,這樣會有問題嗎??
至於市場的最後售價,那牽涉到一堆稅率及國家政策問題還有經銷商的獲利,那就不談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