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Focus ST Line Lommel 賽道特仕版 你會買單嗎?

longlife719 wrote:
我的看法是扭力樑有台福舖天蓋地的宣傳及外國原廠技師說明福特的新科技改良,但多連桿卻看不福特有任何的科技在裏面,想當然有可能是過時的多連桿,過時的東西還把車價開的太高了吧!在操控上新舊科技當然有所差別。


我在另一篇討論串早回過你的文了,但你選擇忽略,繼續抹黑
多連桿不是舊的多連桿,而且還是福特最新的技術
這次FOCUS MK4 C2底盤,美國福特(指總公司,研發部可能在歐洲)
就針對C2底盤研發了兩種後懸吊

原文在這裡,看不懂可善用網頁翻譯
裡面提到,多連桿是他們最新科技,但是貴
扭力樑他們也調校得很不錯,會配在低階FOCUS,足以應付大多狀況
https://www.goauto.com.au/news/ford/focus/why-most-ford-focus-models-ditch-irs/2018-07-24/74335.html

MK4的FOCUS有一整個大家族
大概區分出高階跟低階版本
高階或高性能版本,標配多連桿
低階或低性能版本,標配扭力樑
上面國外原文提到的特點
1. 扭力樑省成本增加盈利
2. 低階或低性能版本,扭力樑已足以應付大部份操控 (我猜後座舒服度就不在低階低性能版的考量)
3. 區分出高低階
4. 客戶願意花錢、有市場,只想要最新科技的多連桿,福特就下放多連桿;
中國就是一例,眼看台灣也跟上了;他們根本不必另外對多連桿宣傳,結果被你當做沒調過的爛技術XD

多觀察國外資訊,台灣車型太少,目前只有扭力樑款
國外有更多FOCUS版本,高階的有多連桿版本
其實台灣要進的高階FOCUS ST,也是多連桿版本,也只有多連桿版本

這是英國FOCUS的型錄第34頁截圖,我把重點用紅框圈起來了
TWIST BEAM是扭力樑,另一個就是多連桿
FOCUS早就已經調校好多連桿版本了,不是台灣土砲的舊科技


完整型錄參考這裡
https://www.ford.co.uk/content/dam/guxeu/uk/documents/brochures/cars/BRO-new_ford_focus.pdf
彩蛋可能在明天解密。😁
liwmewmew wrote:
我在另一篇討論串早回(恕刪)

於本站中 sky皇帝發表focus預購中https://m.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0&t=5975171
說明是法拉力過時的系統,況且你給的資料中也沒有福特科技說明,也無外國原廠技師如扭力樑般來台說明,台福只是借機抬高價格而已。
longlife719 wrote:
於本站中 sky皇帝發表focus預購中https://m.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0&t=5975171
說明是法拉力過時的系統,況且你給的資料中也沒有福特科技說明,也無外國原廠技師如扭力樑般來台說明,台福只是借機抬高價格而已。


他很明顯在酸扭力樑如果這麼好,為什麼ST要用多連桿
你也是在酸扭力樑嗎? 有點不如他的明顯...
liwmewmew wrote:
他很明顯在酸扭力樑如(恕刪)

台福開啟懸吊之亂,站在銷費者立場而言深入了解兩種不同設定懸吊福特的科技處並不過份吧!扭力樑已說明清楚但多連桿系統卻看不到相同的待遇不清不楚,卻要墊高車價有點不值得而已,跟本不存在酸不酸的問題。
longlife719 wrote:
台福開啟懸吊之亂,站在銷費者立場而言深入了解兩種不同設定懸吊福特的科技處並不過份吧!扭力樑已說明清楚但多連桿系統卻看不到相同的待遇不清不楚,卻要墊高車價有點不值得而已,跟本不存在酸不酸的問題。


你還是沒看我的文章唉

扭力樑跟多連桿,不是台福自創的...
是美福本來就設計了兩種懸吊在FOCUS MK4家族裡
而且美福也已經解釋過,扭力樑給入門初階,多連桿給進階版本
美福也從沒說過這扭力樑比多連桿好
他說的是比一般扭力樑好

台福的問題在於,一開始只給扭力樑版本,大家沒得選
後來才導入多連桿版本

消費者想了解兩種懸吊的科技處,完全不過份
過份的是惡意抹黑,說多連桿是台福自己拿舊的以前的多連桿系統土砲作品
台福沒這能力,也沒這權限,也不會這樣搞,因為美福早就設計好兩種懸吊在C2架構上了
也清楚說兩種懸吊的定位跟差異了

你可以說多連桿太貴了,我也覺得如果賣到98萬真的是太貴
這是個人感受,沒有對與錯
你也可以說台福一開始沒導入多連桿,害一堆人買了扭力樑,很不甘心
這也是事實,台福這樣讓早期買扭力樑的人別無選擇,美福一開始就給了選擇
但你說多連桿是台福自己加的舊東西,這就是惡意扭曲事實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