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其實扭力樑真的不是重點~ 是一個感覺的問題

買很多東西都是感覺問題 尤其車子更是
扭力樑當然有先天跟多連桿甚至雙A臂不一樣的地方
但追根究底還是要看各家調校
舉例現在Altis改雙A臂 但如果仔細看資深媒體 像是統哥 偉哥的試車心得
就會發現他們對於這雙A臂的評價是很保守的
進步? 有 但變身運動房車?很明顯是還沒到那程度

舉例當初我買S5的時候 其實各車款都試過一輪
有些是去展間試 有些是借開朋友同事的車
當時印象最深刻的 就是Focus和S5
最後選擇S5主要是因為後座的空間和舒適度
而這兩點 S5比較起當初使用多連桿的Focus都還是勝出的

如果你現在問我要買車要買哪一台
我覺得很難決定 畢竟現在各家都有強項
Focus有Co Pilot的確很吸引人 但卻要頂級才有
Altis有迷人的二手車價和相對妥善率
但S5 GT225也有國產最強的性能
我想最後會勝出的 也許不是純理性
還是如同樓主所說的 一種感覺吧...
別人說什麼不重要 自己去開開看 感覺對了最重要
vhygdih wrote:
反而是我12年前前女友的 Altis,
跟他交往3年車子大概4年,
壞過電池,啟動馬達 ,點火線
引擎上蓋漏油 ,前避震器漏油,
左後電動窗馬達故障
人家說車子簡單不會壞,他的車連ABS都沒有XD(恕刪)



20年前的corona都有ABS了
12年前的ALTIS 沒ABS?????

vhygdih wrote:
我真的不覺得扭力樑有這麼差(恕刪)



01果然
品牌對了
就什麼都對了
扭力樑之亂還不是也對業代在亂
實際上懸吊是不是舒適
真正重點是在過坑洞的處理
一個坑洞是彈0.5次震動就被吸收,還是彈三次
這是規格表看不出來的

把車子拿去減速條路段測試只能說不知道腦袋是裝什麼

以我實際開的感受
MK4過伸縮縫讓我有賓士的錯覺
這個感覺是結合懸吊調教、車身剛性還有隔音
都做好才能有的

onix1021 wrote:
扭力樑之亂還不是也對...(恕刪)


呃...跟賓士 c180 差很多好嗎...
morchi3 wrote:
買很多東西都是感覺問...(恕刪)


其實我一直對於和泰強調tnga後雙A臂的講法很疑惑
因為他怎麼看都是多連桿哈哈
反正這都行銷手法
台灣理工社會太喜歡看數據
數據真的很難量化一切
多連桿來講說真的三根四根五都叫吊多連桿
還有很多細部調教的地方真的看不到
光是tnga用在TOYOTA,Lexus 上面開起來就不一樣了
所以有時候也是要開過才知道
vhygdih wrote:
level 2 沒這...(恕刪)


level 2 很成熟了,馬自達也有配,價格問題
vhygdih wrote:
我自己的國外住的時候...(恕刪)


其實就是中國可以選,台灣沒得挑,杜蘭罷了。
onix1021 wrote:
扭力樑之亂還不是也對...(恕刪)


如果跟賓士A Class B Class我相信XD
因為這兩款非常不賓士
我當初買車的時候有試開
因為蠻喜歡外型的想說喜歡就貸款
A Class 開起來真的是年輕人會喜歡的調子
不過他就非常的不賓士
沒有那種沉穩的感覺
當初公司的前輩也是叫我想清楚
人生最快樂的就是身上沒貸款
所以最後決定以現金能力做挑選

可是如果跟傳統的賓士比較,
傳統賓士使用的底盤真的是構造複雜
他那種傳遞感真的是很難說去比較
攝影愛好者 wrote:
20年前的coron...(恕刪)


在我還在讀書的年代加拿大日系車廠真的沒什麼對手,
那個時候買Corolla Altis這種車
如果你買最便宜的是手動窗沒有遙控鎖
沒有冷氣,
不二家價一毛錢都不能殺 真心不騙XD
那個年代的韓國車廠並沒有成氣候
美國廠的妥善率又很差
現在來看其實競爭激烈很多
而且現在年輕人都是科技產品長大
你太陽春東西賣不掉
所以現在車價漲了一點點
不過配的東西多很多了
還有一個就是美國iihs
這幾年整個標準提升非常非常多
在那個年代一堆歐洲撞不過的車子
在美國測試都是可以過
結果突然有一天來個小面積偏移測試
變成領先全球,
他們對與之前的車身穩定系統(2010)
還有要求自動煞車在2022年都要強制標配
說真的他們到現在還是沒有強制標配ABS
只是不會有車廠不配而已XD,
加拿大是跟著美國的所以我相信這五年是差蠻多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