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來說說缺點好了:(抱歉我不是專業的,只能用使用者的方式敘訴)
1.起步慢:這台車讓人最不爽的就是起步蠻鈍的,除非大腳油門到底就很有力,但是大腳時引擎超可怕的有夠大聲,我只是要平順的起步,但它卻無法像他牌柴油引擎一樣,起步平順有力不吵.
2.引擎大聲:待速時聲音真的很像3噸半貨車,真的很懷疑這台到底是皮卡還是我買到載卡多???
3.要暖車:冷車時萬一有緊急原因需要移車,歹勢喔!沒力喔~~猛踩油門它不太甩你.
4.後葉片式彈簧懸吊:這台車為了能載重,後面懸吊系統使用的是葉片式的喔!有開過貨車的就知道超級會彈的.
5.沒有LED:天啊!什麼時代了這台車全車居然沒有半顆LED,夠神了吧!只好DIY全部都改成LED.
6.超熱坐墊:這台車的坐墊散熱設計有夠差的,明明冷氣已經開到最強了,坐墊就是越坐越熱......
7.直背後座椅:沒辦法這是貨車的宿命,直挺挺能讓人坐多久?
8.其他還有:不能加裝抬頭顯示器、歐規車改裝麻煩會跳故障燈、油耗不如預期、輪胎超級貴、換一次機油9瓶半而且還要柴油專用的、英文面板、市區難停車、女生方向盤會很重等等,有想到再補充.
說了這麼多缺點,那這台車還有優點嗎?有啦!平日工作可以送送貨,假日出遊還可以飆速加溯溪:
1.車身平穩:時速120時,好像只開100的感覺,車身相當平穩,不像小車開120時的沒安全感.
2.過彎很順:120過彎或超車輕輕鬆鬆,車子不會晃,方向盤很穩,反正就是很好開.
3.輪胎寬:高速公路遇到下大雨或高速時壓到路面積水或是緊急煞車,車子不會滑,抓地力還不錯(目前還是使用原廠配的普利司通684)
4.貨車牌:1年只繳1萬出頭,以後如果政府說可以換成客貨牌,我也不想換,稅金會變成3萬多.
5.隔音風切:雖然引擎很吵,窗戶全關還算是可以隔絕起來,小小的欣慰.高速公路120只聽到小小風切聲.
6.板金厚:引擎蓋蠻重的,4個門的關門聲很札實.
7.上坡有力:爬坡或跑山路時,你會深深覺得為什麼前面的車怎麼開這麼慢?
8.載重無感:裝滿貨時(估計有400~600KG),開起來感覺跟空車差不多.
9.瞬間加速:手排打到3檔以上或自排時速60以上時,大腳之瞬間加速非常有力快速.
10.可調整頭燈角度:載滿貨時怕頭燈往上飄射到對面來車,可以手動調整(4段式的),改燈也不會射到來車喔!
11.其他還有:音響還不錯、前座椅符合人體工學、四輪傳動、冷氣強、有定速、視野佳、輕撥方向桿閃3下、自動雨刷、自動頭燈、東台南服務超好等等,有想到再補充.
結論:擁有6速自排的高級載卡多.要買之前真的要考慮用途,最好能試乘,啊!抱歉!這台沒有試乘喔!
PS.以上純屬個人使用觀感,每個人感覺會有不同喔!參考就好不要認真!
MYSTJ999 wrote:
所以又回到我先前問的問題,假設修改交通法規讓後座可以載人,
那行照要變更成客車牌照?還是維持貨車牌照?
這對排氣量大的貨卡來說不得不注重啊!
TACOMA、RANGER 都是 3001~3600 這個級距的,
客車牌照一年稅金 36860,
貨車牌照一年稅金 17280(汽油)12528(柴油)。
如果要跟著變更成客車牌照,即使後座可以坐人,購買意願也會大大降低...汗
這問題不需要煩惱好嗎?
又不是沒有 Ranger 2.2TDCi 4X4 Wildtrak ..............
Ranger 3.2 牌照稅太貴,改進 2.2 不就結了。
3.2 跟 2.2 除了馬力跟扭力外的差別,
2.2 沒 ACC,因為沒前方側距雷達的關係,前方車距檢測、偏向檢測、駕駛疲勞度檢測跟停車時的前方雷達也一併沒有了。
然後 2.2 是六向電動椅,3.2是八向電動椅,然後 3.2 大概比 2.2 貴十萬,但是因為中國民國 3.2 進口稅比較貴的關係,
現在 Ranger 3.2價 - 15萬大概就是 2.2 價。
只是到時可以改掛客車牌的話買 3.2 的可能會吐血就是

為何還一堆人停留在"稅金"的思維? 難怪無法成為有錢人....有句話說的好:要想有錢,先學會怎麼花錢。
麻煩腦袋換一下,暫時短暫的想像一下自己是有錢人o
真的用的到,會買這種款式的人,會在乎那些稅金? 一年多個區區幾萬元是要幹嘛? 塞牙縫都不夠。

台南美食達人 wrote:去年4月朋友約我一起跟瑞特買了3台14年式Ranger3.2,因為價格還算便宜,工作上又有用到(需要載貨),業務來我這談了大概30分鐘就跟他買了...不要叫我PM價格啦,畢竟一次3台有更優惠一點.14年式的跟16年小改款用的是同一顆引擎,其餘也幾乎大同小異,這台車優點很多但是缺點也不少,我把1年多來使用後的經驗通通說出來跟大家分享.
去年4月朋友約我一...(恕刪)
先來說說缺點好了:(抱歉我不是專業的,只能用使用者的方式敘訴)
1.起步慢:這台車讓人最不爽的就是起步蠻鈍的,除非大腳油門到底就很有力,但是大腳時引擎超可怕的有夠大聲,我只是要平順的起步,但它卻無法像他牌柴油引擎一樣,起步平順有力不吵.
請改矽膠硬管.
2.引擎大聲:待速時聲音真的很像3噸半貨車,真的很懷疑這台到底是皮卡還是我買到載卡多???
我的不會
3.要暖車:冷車時萬一有緊急原因需要移車,歹勢喔!沒力喔~~猛踩油門它不太甩你.
不用暖車…改硬管 這叫渦輪延遲
4.後葉片式彈簧懸吊:這台車為了能載重,後面懸吊系統使用的是葉片式的喔!有開過貨車的就知道超級會彈的.
5.沒有LED:天啊!什麼時代了這台車全車居然沒有半顆LED,夠神了吧!只好DIY全部都改成LED.
不能改 會有電壓問題
6.超熱坐墊:這台車的坐墊散熱設計有夠差的,明明冷氣已經開到最強了,坐墊就是越坐越熱......
海好
7.直背後座椅:沒辦法這是貨車的宿命,直挺挺能讓人坐多久?
8.其他還有:不能加裝抬頭顯示器、歐規車改裝麻煩會跳故障燈、油耗不如預期、輪胎超級貴、換一次機油9瓶半而且還要柴油專用的、英文面板、市區難停車、女生方向盤會很重等等,有想到再補充.
我有改抬頭顯示器.機油加8灌就好.加太多會耗油沒力.
說了這麼多缺點,那這台車還有優點嗎?有啦!平日工作可以送送貨,假日出遊還可以飆速加溯溪
機油可以用外面的好過原廠!
MYSTJ999 wrote:
真的有錢要玩皮卡的人,不會買 RANGER,會買 TACOMA,甚至 TUNDRA 或是 F-150。
承認吧,RANGER 就是價格不貴,空間大,配備給的又大方,
跟價差 40 萬的 AMAROK 比起來更顯他的超值!
(AMAROK 的貨斗內側甚至連防刮墊都沒有,要上到特仕版才有,又多十萬)
除了玩樂之外,更多選擇皮卡的人是拿來當工作車的。
工作車就是要耐操、耐用、妥善率高,
當然一百多萬的車該有的舒適性和安全性也不能太差,如果養起來便宜點更好。
一年省下的兩萬多的稅金,存起來換輪胎剛剛好(這車的輪胎可不便宜!)。
其實Ford F-150/250/350系列真的超耐用 米國這裡尤其是內陸區 可以看到很破爛的F系列還在繼續操
包括板金都銹出洞來的...
相對於Toyota Tacoma系列比較少看到古老版本的 我個人相信Pickup 選Ford比較好
分享一下F-150的廣告 不論宣傳真假 看起來就超耐操...(底盤+軍規設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XBuc_3kLUA
MYSTJ999 wrote:
聽業者說近期法規會...(恕刪)
http://www.epochtimes.com/b5/16/4/22/n7611411.htm
內文:
台灣車商進口5人客貨兩用的「雙艙貨卡」已近10年,不過卻因《道路交通安全規則》規定貨車不得超過3個座位,導致車主一上路就被視為非法而挨罰, 民進黨立委何欣純22日召開記者會批評,政府的法規未與國際接軌、迎合時代趨勢,根本是恐龍法令;交通部承諾,半年內將會檢討法規。
何欣純22日舉行「人民花錢買貨卡後座載人卻違法」記者會,她表示,現在雙艙形式貨卡車在國外相當普及,前面載人、後面載貨,可客貨兩用,國外也都通過安全測試並上市販售,但台灣卻因老舊法規的限制,讓消費者購買類似車款時,後座必須拆除。
出席記者會的陳姓車主說,他開著「雙艙貨卡」上路後,沒違規卻被警察攔下來,而且還被開了5萬多元的罰單,「快比酒駕還貴」,如果開單2次,還會被吊銷牌照,不懂為何沒違規,出去玩還要提心吊膽。
財政部賦稅署財產稅組長許寧佑解釋,由於貨車稅額比客車低,所以貨車若被發現座椅超過3個,就會被認定為客車,要補交客車跟貨車的稅金差額,但因為車主無法改登記為客車,所以會被處罰移用牌照。
交通部路政司簡任技正張舜清說,由於現行法令規定,國產車有「客貨兩用車」這個分類,但進口車卻只有「客車」、「貨車」這種兩類,他承諾會在半年內完成法規修訂,未來原廠車商生產時後座本來就有座位的,進口時就不用拆除。
責任編輯:昱作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