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特的車並沒有整台都是硼鋼,可參閱某樓的網友說的
2.車體結構並不會全部都使用超高強度鋼,某樓網友說的不正確
3.某樓網友說高強度是噱頭,我想說如果車室不用超高強度,那人還活的下來嗎,而且車體結構並不是全部都 使用超高強度
4.某樓網友說超跑用鋁合金跟碳纖維,鋁合金有安全結構的缺點,所以超跑現在都改用碳纖維,碳纖維的強度是鋼的幾倍,而鋁合金則較適用於局部零件
5.一般汽車成本問題是不可能用碳纖維的,所以是用超高強度鋼1000Mpa以上的強度,鋁合金則是局部使用來降低車重
6.上一代日產teana的廣告,潛艇級鋼材是980mpa,福特硼鋼則是1100mpa以上
7.撞擊測試關係車體結構的設計,不只有使用材料的關係
阿胖3106阿胖 wrote:
對不起 小弟來澆一下...(恕刪)
沒錯 國外的測試報告 的確無法完全套用到國產車上 因為材料 施工 組裝方法會有所不同
我知道有些國產車是直接進口國外車體 板件 然後在台灣組裝 這種國產車的安全性 跟在國外生產的測試車安全性會比較接近
而有些國產車 從車體 板件 全部都已經國產化 甚至細部規格都已經有所變更
那國外的測試報告真的就只能參考 依台灣的汽車市場不大 消費者及車廠的心態 等因素 安全性大概只會往更不足的方向走
汽車安全性有太多因素
材料 結構(潰縮&支撐) 車重 主被動安全配備... 等
單一就鋼材做討論 其實沒意義
就算今天用最硬最貴的鋼材打造車體 但結構設計不良 意外時車內空間無法維持 一樣會造成傷亡
所以在台灣買國產車 只能參考國外的撞擊測試報告
然後盡可能了解車子製造的原料來源跟過程 才能勉強粗略判斷車子的安全性
除非政府硬性規定 每台車都要撞擊測試過之後才能上市 這個報告或許比較能反映國產車的安全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