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 wrote:
Dear steve...(恕刪)
能看到墨菲大的搶先iMAX體驗文真的蠻不錯的..文筆流暢且充份說明了它的外型..不過墨菲大不見得需要一味地幫FORD說話...畢竟沒有一樣產品是完美的...如果FORD真的沒有後座出風口也沒有關係..如果它真的有第三排座椅冷氣不冷的問題自然會有售後CS反映..屆時看FORD是要以什麼方式變更設計也未可知..
諸位網友也毋需就內部某些配備的有無來責難墨菲大..畢竟iMAX上有什麼樣的配備是FORD的設定...是商品team設定的...不是大家在網路上設定的..網路上大家所熱愛的好車在現實生活中不見得賣得好..君不見網路上的朋友熱愛手排的發言多如牛毛..但手排車的銷售量卻是如何? 這是FORD的商品team看不清楚的現象..不要忘了FORD成立的宗旨是量販車廠..不是像在台灣目前的處境老是找niche市場鑽..
抱歉離題了..言歸正傳..
就目前所公佈的內容與我對FORD的認知看來...FORD iMAX是以Mazda 5作為基調來作改型是顯而易見的..改動的項目其實與以往車種變化不大..就是外鈑件(含燈組)的變更..我相信內鈑(也就是骨架)和引擎是不會改動到的...懸吊部份有可能有阻尼與彈簧設定上的不同...端看FORD有沒有要與Mazda 5的設定分得更清楚些...而這些組件待3D model建好後丟給各個協力廠共同開發也就能成形..這是目前FORD量產的基調..
此番的改款其實跟早先Mondeo vs M2000, Premacy vs IXION MAV, Mondeo vs Metrostar, Escape國產化的改變殊無二致..iMAX與Mazda 5的改變集中在頭尾段..可想是在Studio中將Mazda 5居中前後覆油土刻出新的外型..然後再分別開發對應的外鈑件而已..這樣的處理方式與所謂的原廠只有外型設定上的往返..沒有變更主要設計的可能..(好比說拉個風管到後座或是改變車身結構讓它更長或更短)..再者..Mazda已屬於FORD集團的子公司..且此部車的設定為C1共用底盤..在開發的過程中沒有所謂的德國原廠與日本原廠分別對應所以困難很多的問題..頂多只有像當初Metrostar因為要改頭燈需與德國設計中心調資料的問題..像這種等級的更動充其量也是跟日本設計中心調資料如此而已..說穿了難度並不比我前面所舉的那幾個FORD車款更難..說這次iMAX有多偉大也只是FORD廣宣上的溢美之詞而已..沒必要特別為它大書特書地說好話..
對於FORD的設計團隊我無意貶損..對於他們的努力我也相當欽佩..畢竟它給了市場消費者又一輛有著不錯外型的車輛..說了這麼多..我只是覺得FORD為這款車的溢美是太過了..它只不過是拿現有車種的小改款而已..然後利用FORD與Mazda的品牌價值不同設定不同的售價..如此而已..
有個疑問..只邀請了9個人辦了個內示會...嗯..令我聯想到Mazda在國外操縱Blogger的例子..沒什麼惡意..
AutoNeuvo - 汽車深度觀察
http://autoneuvo.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