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emaeas wrote:10月份為2012年與正2013年份的交界這是什麼意思? 正2013年不是指2013年才出廠的車? 跟2012年10月有何關係呢?不解 請釋疑 美商10、11、12月算下年度第一季下年度計畫也都在這一季做好公佈給全球各分公司Apple、Nike...都一樣
ziemaeas wrote:那樓主寫的 "為了讓mk3成為正2013年份的,才延期" 又是什麼意思?這樣拿到的車就會是 正2013年份 嗎? 為何呢? 我猜這個就跟「學年度」跟「會計年度」類似的意思吧…會計較年份還不都跟中古車價有關,不過一切都是中古車商在喊的,就算你是2012年12月份買的,等你要賣的時候,中古車商還是以2012年的中古價跟你收,若是要買的話,中古車商會說這個是年底車,車價等同於2013年的中古價,我覺得根本不需要計較這麼多…話說我的領牌日還是9/30 咧…
熊八 wrote:哈~~我也是研發設計...(恕刪) 東西"或許"是一樣的 但成本是完全不同的試裝不以利潤多寡去考慮成本控管 因為試裝的目的不是利潤但量產可就必須以利潤為主要導向了這時候 就必須想盡辦法降低成本了所以東西一不一樣? 可以想想XD
maokevin wrote:東西"或許"是一樣的 但成本是完全不同的試裝不以利潤多寡去考慮成本控管 因為試裝的目的不是利潤但量產可就必須以利潤為主要導向了這時候 就必須想盡辦法降低成本了所以東西一不一樣? 可以想想XD(恕刪) 哈~我了解你說的意思只是我說的性質不同在於塑膠射出的東西模具的成本和塑膠料的成本在設計的時候已經控管好測試和量產都以同一模具產出但有一點相同~測試時成本較高的部分 我的是塑膠料
maokevin wrote:試裝的目的不是利潤...(恕刪) 幫你補一刀試裝車就算了,量產時模組調整無法穩定時, 手工調整都得上場了~~記得國內首發油電那台, 板件成型始終無法達到標準公差50條內, 礙於產能,小弟還是手工鈑金應付了幾千輛呢,日後看到大家搶著首發, 我都不自覺笑了~~手工鈑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