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得差不見的是爛車
各有喜好
以前也常上幹譙福特後勤維修 品質之類
結果最後是自己買了福特
因為ECOBOOST
因為一顆2.0 240P的引擎
因為齊全的安全配備
因為與V牌中大型房車的底盤共用
因為 操控 熱血
因為 羅東廠的熱心服務
就敗下去

EZZK wrote:
FORD中古車價錢已經到一個很誇張的程度。
舉個例子,
奇摩與露天裡太極端的例子不提 三年左右MONDEO柴油版的價格平均線達到70萬 是誰說FORD中古價不好的??
前天在露天看到的一台ECO莽大概一年多 車商開95萬 95萬吔!
09' 汽油FOCUS還在45-48萬 柴油FOCUS則接近60萬。
我覺得關於FORD中古價錢不好這件事或觀念 應該要更新一下了。
至於目前市場多數是懶人購車主導的問題,
我覺得現在這些不想燒腦筋去想 去思考產品本質的既有或潛在買方 在市場上的比例正在大幅下降。
將來會取而代之的是一堆花腦筋在算 在看 在比較的新一代買家 靠人脈口耳相傳為主的方式會越來越少。
因為他們有不少是預算有限 但更大一部份是因為相關資訊的流通 相關平台資訊會越來越多 正確性也會越來越高。
這些人很快的在十年之內一樣會躍上檯面支撐這個社會 屆時創造出的消費環境會是個品牌魔咒不再靈光的時代 必須要以產品實力取勝 錙銖必較。
這會讓體系越大 市佔越高的廠牌壓力越大 生存空間反而越小。
所以只要能獲得這未來十年的潛在客戶群認同 未來的市場也就屬於該品牌。
某大品牌大動作推油電的原因即在此,
因為他們一樣意識到如果不盡快撤換目前旗下這些沒有明確特性的產品 十年內自己的行銷優勢就會蕩然無存。
要是運氣不好,
五年內沒辦法達到預期目標 等其他更強勁的產品如FORD與PSA正開發的節能型柴油引擎 或是國產L的純電動車上市 那市場就要翻盤了。
所以我認為台灣FORD要做的其實很簡單,
就是持續深耕自己在市場上的價格 技術與配備訴求 然後配合一些更積極 甚至更有侵略性的行銷戰術。
不管這些競爭者實力如何,
有些品牌各方面的行銷手段都算是相當強悍又富有攻擊性 組織與品牌形象戰能力也不錯 這也是值得台灣FORD參考與借鏡之處。
...(恕刪)
freyalai wrote:
MONDEO在台灣如果改掛牛頭,銷售量就不會是這樣了~~~~
EZZK wrote:
FORD中古車價錢已經到一個很誇張的程度。
舉個例子,
奇摩與露天裡太極端的例子不提 三年左右MONDEO柴油版的價格平均線達到70萬 是誰說FORD中古價不好的??
前天在露天看到的一台ECO莽大概一年多 車商開95萬 95萬吔!
09' 汽油FOCUS還在45-48萬 柴油FOCUS則接近60萬。
我覺得關於FORD中古價錢不好這件事或觀念 應該要更新一下了。
至於目前市場多數是懶人購車主導的問題,
我覺得現在這些不想燒腦筋去想 去思考產品本質的既有或潛在買方 在市場上的比例正在大幅下降。
將來會取而代之的是一堆花腦筋在算 在看 在比較的新一代買家 靠人脈口耳相傳為主的方式會越來越少。
因為他們有不少是預算有限 但更大一部份是因為相關資訊的流通 相關平台資訊會越來越多 正確性也會越來越高。
這些人很快的在十年之內一樣會躍上檯面支撐這個社會 屆時創造出的消費環境會是個品牌魔咒不再靈光的時代 必須要以產品實力取勝 錙銖必較。
這會讓體系越大 市佔越高的廠牌壓力越大 生存空間反而越小。
所以只要能獲得這未來十年的潛在客戶群認同 未來的市場也就屬於該品牌。
某大品牌大動作推油電的原因即在此,
因為他們一樣意識到如果不盡快撤換目前旗下這些沒有明確特性的產品 十年內自己的行銷優勢就會蕩然無存。
要是運氣不好,
五年內沒辦法達到預期目標 等其他更強勁的產品如FORD與PSA正開發的節能型柴油引擎 或是國產L的純電動車上市 那市場就要翻盤了。
所以我認為台灣FORD要做的其實很簡單,
就是持續深耕自己在市場上的價格 技術與配備訴求 然後配合一些更積極 甚至更有侵略性的行銷戰術。
不管這些競爭者實力如何,
有些品牌各方面的行銷手段都算是相當強悍又富有攻擊性 組織與品牌形象戰能力也不錯 這也是值得台灣FORD參考與借鏡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