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代表MIC的工藝水準品質全面提昇了,你依然可以選擇MIT或其他國家的.
MIC被嫌不是沒有原因的...
鞋子包包甚至3C,MIC早以全盤接收,也是世界工廠了,但還是品質得不到信賴.
同樣是NIKE,同樣的工廠出品,大家還是想要台灣製的.
雖然是差不多,但有時內容還是有分別...光材料的採購就有很大的學問.
更不用說管理,福興寶成裡邊都是外勞,寶成東莞的工廠也是台灣人在管的,但單價高的鞋子,為何還是在台灣做?
汽車工業也是如此,就算同一部車台灣組裝的車子零件來自大陸跟完全車子是由大陸組裝的還是有差別.
這邊大家不用爭論MIC這個問題,這是個事實..中國是個世界工廠,但品質還是得不到世人的信賴.
但有選擇機會的話,我大部份買MIT的,起碼毛巾我都是買虎尾製造的,價錢也不會貴很多,品質卻可以大大的信賴.
大陸本土產品亂搞情況還是有,我買過的吹風機一吹就壞,沐浴乳洗到小弟弟痛..
就算要在大陸買東西,但大陸品牌對不起,能不用就不用.
jamchen wrote:
大陸被稱為 world factory 也不是沒有道理...
好處: 工資相較便宜, 生產力高. 產量多
壞處: QC知識缺乏, 對於產品的認知不足 等等
這就是為什麼MIC的東西在世界上都被視為較低檔次之產品..
但是,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大公司都把生產線移轉到大陸了, 這...(恕刪)
看看下列的報導:
泰迪熊停止中國造千家台企湧進中國廣西
2008/7/3/14:47來源:星島環球網
尽管今天的中国早已是全球著名的“世界工厂”,但这个市场在外资眼里仍然有不同的风景,有有两百年历史的德国绒毛玩具制造商史泰福公司因质量顾虑决定不再于大陆生产招牌玩具泰迪熊 ,但与此同时,台资仍在加速钱进大陆,千家台商企业落脚广西。 儘管今天的中國早已是全球著名的“世界工廠”,但這個市場在外資眼裡仍然有不同的風景,有有兩百年曆史的德國絨毛玩具製造商史泰福公司因質量顧慮決定不再於大陸生產招牌玩具泰迪熊 ,但與此同時,台資仍在加速錢進大陸,千家台商企業落腳廣西。
德国《斯图加消息报》引述史泰福公司负责人佛瑞成的话说:“我们正逐步撤出中国,毕竟就高质量玩具而言,中国根本不是可靠的产地。” 德國《斯圖加消息報》引述史泰福公司負責人佛瑞成的話說:“我們正逐步撤出中國,畢竟就高質量玩具而言,中國根本不是可靠的產地。”
佛瑞成指出,虽然中国大陆以制造生产闻名,但其各家工厂仍无法将复杂的玩具制造到符合该公司的要求标准,也无法将市场需求量大的玩具及时运送到德国。 佛瑞成指出,雖然中國大陸以製造生產聞名,但其各家工廠仍無法將復雜的玩具製造到符合該公司的要求標準,也無法將市場需求量大的玩具及時運送到德國。 他表示,先前史泰福在订制8万只玩具白熊“努特”时,当时时间很紧迫,结果这批玩具却在3个月之后才被送抵德国。 他表示,先前史泰福在訂製8萬隻玩具白熊“努特”時,當時時間很緊迫,結果這批玩具卻在3個月之後才被送抵德國。...
===============================================================
生產力高有何用?
連玩具都做不好的國家
你期待他做出好車?
以Teddy Bear 讓德國等3個月交貨的經驗
現在等車要1~2個月就算很久
將來讓對岸製造是否要等上半年~1年?
又不是在買超跑
再補一個
我們家有支iPod Shuffle
不是我買的
是女王尾牙抽到的
天上掉下來iPod當然很高興啊
但用了不到一年就開始壞軌(又是一個MIC)
這樣我對Apple的印象就很差
Boni_Nina wrote:
看看下列的報導:泰迪...(恕刪)
小弟不才..
當然.. 品質的問題一直都是MIC的產品的詬病.. 但是總是會有採購商 在兩個 Q (quantity, quality)之間 選擇了 quantity...
之前的湯瑪士小火車玩具事件也一樣... 都點出了品質方面的問題..
這種事件大部分都發生在國外廠商下發訂單給工廠, 而不是自己公司在大陸投資設工廠..
但我們反過來一個方向想, 為什麼會有這些問題? 很多時候都是因為 "價格"! 小弟在大陸3年在一間專門生產 walmart 產品的台資廠, 有時候你看到 客戶 的 target price 妳真的會心碎... 有些價格跟本都在我們成本價以下.. 但就是有很多本地廠做的出來.

在這情形下, 本地廠就會投機, 去偷料 來達到客人的價格, 而這家偷了5%的料, 另一家就給你偷到10% , 就這樣價格一直越來越便宜...
而很多台資廠根本不敢這樣跟本地的工廠這樣玩, 該投入的成本還是得投入 (品管,原料等等) ..所以相對的價格就高..但價格高了又被客人"配配叫"...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