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23年式的focus是用德國原廠的設計但台廠自製的料件嗎?

不論哪裡製造, 都是福特原廠自己要控管品質
只是一輛車而已,話說有人逼你買嗎?.......
哪裡製造有啥問題?出問題肯負責處理就好
看看KUGA那精美的智能頭燈......
印象中車廠零件有安規的問題,所以必須是經過原廠認證的零件供應商才能採用,是不是等同於台福若要在台採購必須是與安全無關的部件或是經過認證的供應商。

這往往也說明了為何常說XX零件瑕疵為何不換採購?因為沒有那麼容易。站在供應商角度來說,如果說換就換,下次開發新車型你就自己搞,開模具、研發、認證的成本誰要吸收?
1.歐洲福特執行長已宣布focus將在2025年停產,現在要買要快
2.我自己經驗,中國產品有差
同一歐洲品牌,同一料號,電子節流閥;德產耐用度比中國產的好很多。
中國製造的才耐兩年兩萬公里,裡面塑膠齒輪粉解。
另一德國品牌在中國製造,也是才兩年,角度感應炭膜脫膜。
曾經一度在歐洲買到的產品也變成中國製造,後來被罵翻天,又改回歐洲製造

電子或電機零件,有士林電機台灣造,就算比德商中國造貴,也是優先士林電機台灣造。車子在外面故障造成的時間浪費,遠比單項零件還貴。像發電機,節流閥,汽油幫浦,啟動馬達,最好是撐到20萬公里,預防性更換還沒到磨耗下限。
AMDer

亞洲 Ford 好像都這樣,帳面規格最強+價錢可能還比他牌同型車稍便宜一點,但犧牲的就是耐用度

2023-03-09 23:02
Wilson0801 wrote:
其實23年是focus...(恕刪)


國產車~要為台灣這點年度市售量開上千萬的模具生產,很難攤提的。
自從2008年之後,從過往30%亞太件,便逐漸同日系車國產相同,超過60~70%亞太件。
除了內燃機引擎、變速箱、排廢系統、冷卻系統主要核心,福特大多仍採用歐洲各地區生產,例如法國、西班牙等產地支援零物料。

國產化大多只有前、後保桿是新車上市半年內採進口KD組件,半年後,才會改為國產東陽生產件。
日系國產車也是相同的進程。

所以~跟車廠開發產品,屬於車體後著裝的,都要很小心,車廠給的實車如果是廠內掛試車牌新車未上市前的廠內測試車,就都是進口KD件手打組立測試用,一旦量產,這些車大多是要壓掉,是不能掛牌上市的。
這些車,與國產上市的進口KD組成件,常常也都會再設變過。
國產半年後的東陽件或其他台灣代工廠國產生產件半年後供應的物料,多少也會在組立上不同。

例如前、後輪弧鎖點位置不同,甚至今年的國產車與明年的國產車,它還在設變,螺絲從M6改為自攻牙螺絲+華司。

總之,沒在國產車產線走過的,殘殘都搞不清楚實車生產有許多變化。
傻傻地做,就一天到晚改模,得追著線上車追得半死。


國產車主要仍是以進口來台組立成車的線上作業為主。
真正在台灣供應商國造生產的比例其實偏低。
例如跟各車廠搭配作國產座椅的全興,雖是台灣廠,但產品也是大陸製,在進來台灣。
之前疫情期間有陣子各品牌缺料,便是因為椅子全卡在大陸海關出不來。
許多各品牌國產車產線便停擺,受到影響。

大陸的生產成本也越來越高。
陸續廠商都轉移到印度。
但印度要搞到完整產業鏈,也沒這麼快。

本田國產的KD組件,則大多仰賴泰國。
所以之前泰國淹大水,本田全球產線就很慘。
MK2也是與德同規
德國設計
台灣能製造的,用台灣製造
其他用跟德國一樣產地的零件 (不一定是德製)
時西北齊,立紅竿賀甯蒙鴻察,吹西北嵐風。查曉理奇稀,歸稽齊紅柑。
很多人說怕陸製 但陸製 貼上台牌 又有人買的很爽(例如改裝品 鋁圈)
其實陸製真的是無法避免的
只要是原廠的都好 (雖然原廠也有品管不好的時候)
重點應該是 不要用到陸製的"仿品"
其實外面越來越多 看起來是正廠 或是歐洲品牌的零件材料 結果真正來源卻是陸製仿品 這才是可怕的事情
上淘寶常看很多材料 尤其歐洲車廠牌 是不是連包裝都做的比照他們那邊所謂4S店的樣子 價錢卻便宜許多
現在外面真的很多仿的材料 不是只有仿原廠 也會仿OEM品牌
變成你在外面修車 你相信老闆 老闆也相信提供"正廠"零件的商人
但最後卻發現"正廠"零件怎麼也不再耐用?
因為那些仿正廠的零件材料 在台灣市面上已經防不勝防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