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太小看六和抓利潤的技巧了國產又掛客貨,成本不知道比進口的低多少,這些全加上去還是爽賺單純的就是明明就有同花順,非要一張一張慢慢出,福特六和一直都是這種套路Lex602 wrote:其實new kuga(恕刪)
eye1984 wrote:你太小看六和抓利潤的(恕刪) 這樣就六和賺很大那配備比KUGA差、鋼材偷超大、變速箱用低成本CVT的國產客貨車不就賣一台賺三台了?六和賺很大?? 我覺得台灣日系車廠才叫賺很大六和這種根本小賺而已
1 說沒偷料 我是不信 國產K7雅歌跟同時進口雅歌比 差很大 跑殺肉場拆開看過2 用客貨車稅率 請扎扎實的鐵桿做焊死 然後 牌照稅率也請給貨車稅率3頭又大的客戶群 本來就跟福特不同 不能比 福特的客戶群本來就是講求CP值的對我來說 國產車都賣得太貴了 政府關稅保護自有汽車工業數十年養成車廠陋習4 看看接近10年的中古車 國產福特休旅車跟其他國產休旅車 比中古價就好價差有沒有超過10萬?明明 老老實實賣國產車的價格 可以把市佔 拿回來 就是沒有一家國產車願意做非要等到車子老了 例如 tiida 4D 摳plus 等等 才賣公道價消費者被溫水煮青蛙 感覺現在沒有100萬買不到好國產車製造成本在那 國外賣多少 國內賣多少
覺得賺很大的朋友我都在這邊統一回覆好了;老實說如果單就車體零組件價錢跟售價來比的話,賺很大沒錯啊。或者說是,一定要賺很大。我曾經待的某家新創公司,當初就堅持產品要台灣製,用料水平要高,結果光硬體成本就佔了售價的1/3。大家應該覺得這樣很賺吧?結果這間公司就真的不見了。真實世界在運行不是什麼用料好品質高售價低就可以賺錢的。這麼簡單大家就都發大財了。而減少硬體零組件來賺更多錢這件事也不是什麼很奇怪的事了。以前某家筆電代工廠曾經要把一台賣的不錯的中高階機種砍價再砍價,最後一次實在是無法拿掉更多零件了,竟然想從adapet動手,提供更低階的adapter。但問題來了,中高階機種本身的cpu時脈本來就不低,如果要搭配低瓦數adaper就會有機會瞬間電壓不足而斷電的情形。當時唯一解法就是,限制cpu時脈,讓耗能不會衝高;不過結果還是失敗了,所以才沒有做這種事。扯遠了。在現實面來看,扯到硬體的話商人都會想盡辦法拿掉東西,這樣才能賺錢,不是嗎?當然用料不喜歡,內裝不喜歡,台灣還是有很多車可以選擇,這是消費者的自由;你也可以說,我就是看不慣台灣車廠都在擠牙膏,所以我選其他xxx車。覺得國產就要便宜的朋友,可以試算看看做一台車的前置成本,研發成本,測試成本,買車成本,跟保養成本到底要多少,消費者才可以用低廉的價格買到高品質的車。你當然可以說他們這樣賺很大,但老實說,賣東西就是要賺錢,看不爽不要買就好了,真的。也不用說什麼嫌貨才是買貨人這種屁話,真要買早就買了,不會買的永遠都不會買,嘴砲的人永遠不會發現自己在嘴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