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篇又讓我想到一篇鍵盤文.....獨立懸吊派說:扭力樑開一開會翻車~照這邏輯,神A應該會每天都有車翻掉才對....結果人家一位拉力獎盃車手出來打臉(非獨立懸吊).當然獨立非獨立懸吊有先天上結構的差異跟優劣.車子的性能會不斷進步,但不是每個人的駕駛能力會跟著進步.如果現在非獨立懸吊整體性能可以調到跟上代獨立懸吊差不多的分數.那並不代表新一代車子的操控就是比較差.
focus wrote:扭力樑、拖曳臂這類非獨立懸吊跟多連桿、雙A臂這類獨立懸吊本來的差異就不在於操控性,特別是這種繞錐測試,還可以靠舉腳來增加靈活性,法系車好久以前針對C Segment以下的掀背車就全部非獨立懸吊化了,也沒聽見誰嫌棄操控不好。 哇,鬼扯到獨立與非獨立懸吊的差業不在於操控性這種鬼話都出來了,有種護航無下限的感覺。如果獨立懸吊操控性沒有比較好,高速的F1賽車幹嘛要用獨立懸吊?Honda Type-R為何在改成獨立懸吊後跟小調整引擎後就進步七秒?確實麋鹿測試扭力樑有好處,但路上開車可不是整天麋鹿測試,有各種路況要應付的!另外同意樓上說的,如果扭力樑跟獨立懸吊一樣好,車廠(不是六和)幹嘛設定高階車用獨立懸吊?拜託別再講一堆似是而非的話來說兩者沒差了。
所有採用扭力樑的,目的唯獨只有一個,就是為了節省成本,省成本,省成本,沒有其它,更絕對不會是為了操控性能。車廠造大數量車賣是為了賺錢,成本是最大考量。有誰看過哪一台數百萬上千萬上億元高價高性能的任何車是採用扭力梁這廉價便宜貨的嗎?先天物理結構性的缺陷或許不斷改良來減輕,但缺陷終究還是缺陷,對追求極致的需要性時,這東西依然被棄如蔽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