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固一固腥黏材 wrote:這麼棒為何汽車大國米...(恕刪) 了解一下當地的歷史汽油油價, 你就會知道...為何柴油車在歐洲很普遍,在美國為何不見蹤影?美國早期油價, 便宜的幾乎跟水一樣, 1加侖1USD, 這麼便宜的油價, 車廠所生產的車子動則5L以上的吃油怪獸, 消費者更不會去在意油耗如何....同樣的年代搬到歐洲, 1公升油價動則30元以上, 歐洲車廠當然就會致力發展比較省油的柴油引擎.這也就是為何美國和歐洲有著不同的引擎設計取向.場景拉回到現在, 美國油價不像以往那樣便宜了, 經濟也沒有像以前那樣蓬勃,消費者開始會考量到油耗支出,所以現在就可以發現美國車廠開始推出較多2.5L以下的汽油車款,也算是因應市場需求.
當初我的考量是這樣我一年里程數大概估兩萬五10年算30萬公里好了汽油算一公升跑12公里柴油算一公升跑18公里300000/12=25000公升300000/18=16667公升每公升價差算 3元, 柴油省25000每公升價差算 5元, 柴油省41665每公升價差算10元, 柴油省83330全原廠保養, 雖然柴油一萬再進場一次就好但是柴油2.0 一次保養費用大概就是汽油1.6的1.5倍30*1.5-60柴油30萬公里大概就省下15次汽油保養費用一次算三千大概省四萬五汽柴油價差在五元的話5W跟4W的售價價差勉強算打平但5W還沒有4W的配備....但如果上看9W...價差高達18萬配備差前檔除霧,多兩顆汽球,ACS行車安全系統,keyless但4W有盲點偵測只是代步用, 不爬山路, 倒是不必考量柴油版本所以到最後我買4W....多了一個盲點偵測超好用
gtowu33 wrote:這是很久以前的柴油車觀念吧 這是我開柴佛MK2.5與汽油車比較的結果是相對的,個人可以接受,但不一定每個人都喜歡像排氣酸味,CPDF再生燒塑膠味道,住大樓的停完車就走沒差,住透天室內車庫的可就不一定能接受勁風 wrote:臭是真的,柴油燃燒會...電瓶不耐久,我一顆也用了十萬三年,輪胎消耗快....會嗎??為什麼會消耗快??(恕刪) 柴油引擎重,扭力大,輪胎磨耗比同級汽油車較快是一定的電瓶一年半就差不多,啟動時亮ESP燈,為怕顧路,就先換柴油沒電車顧路也是比較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