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空力套件裡的小惡魔


阿福的網宅 wrote:
現在慢慢也變少了!相...(恕刪)


閃光彈這詞真是經典阿!!

或許現在車友的心態都是想告訴大家,老子來了快閃開別擋我的道,所以才愛改成閃光彈車吧

還有我喜歡你這句.....

(敢改,就要敢承擔。)

預算有限,原廠素素的,車子顧好,乾乾淨淨的,就是好!沒必要啦!!
(這點真的沒錯,原廠配的東西真的沒那麼爛,爛到新車一出來就要全改掉)

有閒錢,再挑些(優質)的配件入手。也才有保障。
(真正優值的東西沒人會挑,但是車友大推的瞎貨卻一堆人跟隨)

阿福的網宅 wrote:
空力套件~貪便宜!改...(恕刪)


技術帖

簽名留念....
更多訊息: https://www.facebook.com/HankRS225
建議一家正豐汽車配件製造商(非盤商、店家),我的C8RR包直接到那間工廠拿的^_^在彰化(非打廣告,個人推薦)
intern987 wrote:
閃光彈這詞真是經典阿...(恕刪)

原廠素素的,車子顧好,乾乾淨淨的,就是好!沒必要啦!!(這點真的沒錯,原廠配的東西真的沒那麼爛,爛到新車一出來就要全改掉)


大哥說的好,以我FOCUS MK3 7W白色車車底黑色原廠套件為例下雨天就不會那麼髒,如果是8W/9W車底白色或淺色原廠套件那就要努力照顧了
阿福的網宅 wrote:
空力套件~貪便宜!改...(恕刪)



非常感謝您精闢的解說

讓小弟上了一課

請問大大有個人網站嗎?

想拜讀您其它的文章

阿福的網宅 wrote:
空力套件~貪便宜!改...(恕刪)



阿福哥.....

小弟最近在找95年LANCER 1.6 SEI前後下巴跟側裙

有沒有推薦的阿

沒有要大改,只要修飾車身曲線

謝謝


看起來品質好像還不錯喔~只是不知裝上去好不好看~

Blue0122 wrote:
非常感謝您精闢的解說...(恕刪)


好文章一篇

柴油熊寶貝 wrote:
==========...(恕刪)


你的應該是07年最早用進口的那一批!

不過~進口的德國製品質,畢竟還是有較精緻的用料!
小肥進口的版本也是很優的!!

是國人購車文化本身就比較偏向人用電子設備!
和品牌迷思!

不過~隨著網路資訊越來越發達!
真的有心做功課的朋友們,消費上就會有些底!
畢竟還是主被動安全和本質面為內行首選!
blink_blink21 wrote:
到底市面上一堆碳纖維...(恕刪)


您說的FRP + 碳纖維布貼表面 + 最後上金油~
這就是正碳纖維入門的製法。

通常~表基層碳布FRP製件,比較主要的品質檢核點就是備膠膠材用料,如果品質太爛,用在
車身件或車內飾板,由於台灣氣候問題,很容易會變質,就開花了!
另外~就是碳布本身是編織品,拉伸張貼會有對花的問題!手工做得精美與否,看對花就知道深
淺,也是主要的品質要求重要標的。
金油層的塗料也是很重要的!

這類的製件,一個下擾流通常價位約在1萬2~3起跳。

車友們不要以為FRP就代表便宜,FRP只是模具便宜,但單一產品成型其實單價都會偏高!
坊間一件尾翼FRP,合理的都應該是1200製造廠出貨,賣個2200元起跳。
品質要達到日製件水準,則要價都得要6000~8000去了。
再加上嘆布加工,上萬只是剛好而已。

如果會買到便宜製件,就要自己了解,它喪失了哪幾道工序、用料。
在國內做FRP件,就算做得很爛,通常也便宜不到哪裡去。
喇很臭的價格,那做製造的,應該早晚得要收攤,台灣本地的人工成本還是比對岸和東南亞國家
貴太多,再怎麼拚爛價格,走這條路,不如去賣雞排還可以糊口。
不是像一般車友會或零售通路商,想像這種拷貝件就能壓很低價,利潤能更高。
這是外行人粗淺的認知,對工序、用料、製程研究粗淺才會這麼一廂情願!
不過~會不會有FRP了肖的製造廠為了餬口拚價格,還是有的!
就我所知,桃園就有整車手工FRP套件,拚8000的。
但~~會消費這類製件的,這客層及對產品的要求標地落差就極大化!
這是辛苦錢,就跟美容一樣,就算拚很低價,全車手工打蠟一台拚300元,毛利賺30~50~
就算門庭若市,一天是能洗幾台車。
這早晚會玩掛自己。製造的還是苦哈哈,零售的還是撈最大。
那這類手工包和拚山寨低價零售通路自己要這樣喇,也是自己要想清楚。
因為走上這條路,就是走到山窮水盡的那一天。
用這類業務短視心態手法,短期是搶過年把貨都塞出去了。
獎金也領了,撈也撈了~
但過完年後,退貨的退貨,出包的出包~再來想辦法推給原廠!
解決不了就捲款繞跑!!




正碳纖維件,是以純碳纖維料下去打造,整件都是碳纖維製材,目前大多運用在高檔車材上。
主要是因為成型較困難,在目前準量產的製造上,它的成型,需要一定的時間,等於量產速度
快不起來,所以成本都是卡在這上面居多。
製造時間拉長=高成本。
目前我們開發PUR套件,也是遇到同樣的問題。
從設計到製造時間必須要很長。
要走低價大量量產,用這類的工法,便失去效益!
只能在品質及中低價位上做出選擇!
我們盡可能希望做高品質的製材,但,也是得觀察後市反應,因為在地市場反應可能還無法達
到這個水準,這是比較艱難經營拓展的地方。

碳纖維布,台灣主要的最大代理商便是台塑,由台塑關係企業福懋在台灣進行碳布銷售和其它
產品上的開發。
台塑本身也在海外市場經營碳布。
分兩個海內外事業。

國內製造廠要製造正碳纖維件,設備得要燒上億。
另外~也得要有人才會使用,就經營上來說,並不是這麼簡單的。
投入上億設備和人力建置,還得要養好幾年燒不少失敗的產品才能培養起來!


正碳纖維件~
一件引擎蓋,就業內所知,理論上應該會要價個5~8萬不等!甚至10萬都有機會。
因為目前推量產,還是很少的!物以稀為貴。
至少,這種東西目前還沒有製作來賣給國人,因為真的能掏錢買的,可能只有個位數。

因為我們的製造廠就有在做正碳纖維車內機構件,輪圈倒是有研究,上次開會討論,一
顆大概得要賣個十幾萬才行。
所以~目前還是無法靠這個進入量產,會餓肚子!!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