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給北部的業代

老實說這問題 不是只有福特才有 
之前遇到中南部業代有聊一下天 
發現真的有差 我當時也嚇了一跳的說

千萬不要怪北部的業務 他們也是為了養家活口才這麼累
搞不好也沒賺什麼錢

也千萬不要期待總公司會有什麼改革跟政策
因為他們舊喜歡擺爛

我真的覺得你換個業務做做
或是換個工作 真的會比叫好
不管如何 祝您好運
mars211204 wrote:
北部的業代 可不可...(恕刪)


本來一看到的時候覺得你很無聊, 這又不是只有福特才有是所有廠牌都一樣, 可是看到你後面

寫中南部業代都不用生活了這句話, 突然覺得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這是台灣買賣車的架構已經

是這樣了...賣得越多折價也越多, 賣得越少折價也越少, 你只能怪說大家都愛往北部跑,

你知道嗎台北假如有220萬人有幾乎3/4不是在地台北人, 所以你只能跟你的鄉親講

說盡量買車工作不要到北部, 這樣的情況就會好多了. 不管怎麼說你這是講心酸的.....換個

工作, 環境等等...要不就上北部打拼嚕...加油.

mars211204 wrote:
北部的業代 可不可...(恕刪)


加油..
血染征袍透甲紅, 當陽誰敢與爭鋒! 古來沖陣扶危主, 只有常山趙子龍。 -Keep Walking-
話說我之前在北部某國產品牌賣新車,我賣的價格一定不是最便宜,因為我敢說我每台車都有賺錢,

還是有很多客戶跟我買,在我看來真的滿多客人價錢不是放在第一位,其實每個業代都有他的價值,

有的業代在商談魅力方面非常高,讓客人可以不太計較價錢跟他買。另外,有沒有在地買車有沒有差?

我個人覺得是有的,當初我在賣車的時候,跟服務廠的小姐非常好,就算客滿,我也有辦法插隊,

讓我客人進來保養,客人帶改裝品進來廠內裝,我也可以拜託師傅免費幫忙裝,如果說沒有業代要

有這樣的服務,我想是比較難的,再來買一臺車幾十萬到上百萬,讓業代賺個1.2萬很過分嗎?


bagelba wrote:
平心而論南部的物價水...(恕刪)


如果給閣下一個月一萬讓你來南部生活看閣下過不過得下去

mars211204 wrote:
北部的業代 可不可以麻煩你們
不要看到人家開的菜單 就跟人家說北部的折價空間比較大

我知道你們那邊很競爭
但中南部的業代都不用生活嗎

既然這樣 中南部的營業據點都收掉
給你們北部的業代做就好啦



等你有辦法調整好所有業務售後服務的品質再來說這句話吧~
既然消費者都要面對可能射後不理的業務
那誰要買貴的東西?? 你嗎??
你們要生活? 我們消費者也不是在家印鈔票

很抱歉~我並非想一竿子打翻一船的業務
我家買的第一台休旅車就是 Escape... 那業務就是射後不理型
買車前有問題問他都說自己是愛車人士啥都懂
交車後連問他機油他都說要我自己查資料
還跟我說... ""只要進福特原廠維修都一樣...不一定要來我個展示間的維修廠啦""
聽完這我就決定不鳥保固直接去找朋友的保養廠的

消費者既然有機會詢到低價
當初接洽業務其實應該要高興
起碼消費者不是只為了跑去你們展示間喝咖啡
而是真的會買福特
* 簽名長度為英文字母100個(中文50個字)以內, 但我連一個字都想不出來!!
去了趟台南展示中心後就知道--我不想在台南買車了。i-max說最多折4W,最多可談到6W和朋友在北部買相同的車差了一個月的薪水。再說業務流動率真的很大,要我多花錢可以啊!但台南的分公司可以保證我的車會有不錯的後續服務嗎?(親戚也在台南買車,說好的服務呢?原來就是全台買車都相同的原廠服務)南部業務只要能做好服務這部分,相信也我們也會買帳的(我想買低價的原因是--你們的全台買車的服務都一樣)。
消費者購買會有比價的行為是不爭的事實,
我相信樓主買東西的時候心裏也會有個算盤在盤算,
倘若南北的差異僅有那一二萬,
我想, 我不用不遠千里到北部去訂車。
您要生活, 小弟也有一大家子要養。

市場愈大,價格也會愈有競爭力, 這是不爭的事實,
當南北兩地的價差大到足以令消費者認為即便上台北買車、牽車也無妨的時候,
該檢討的是消費者、北部的業代、還是南部的經銷商?

樓主的心態好像是家裏開雜貨店的人去要求家樂福、全聯之類的大賣場不應該用便宜的價格來販售商品一般,
問題是,全聯我可能開車半小時內會到,
但台北我得開三個小時的車。

今日為何消費者寧願花來回一天的時間簽約,
又花來回一天的時間牽車,
我想, 這才是南部的經銷商及業代得去思考的問題。

有些消費者要服務、有些消費者要便宜、有些消費者要豪華,
如何去針對不同類型的消費者,
滿足他們的需求,
這不是業代們該做的功課嗎?

小弟淺見, 若有冒犯請多包涵.
賣的便宜= 賺的多?
賣的貴 = 賺的少?
好像反了吧!養家活口應該是要賣貴點,才有利潤吧!
除了車子,妳我皆亦有消費者的身分,告訴我有啥買貴的理由?

做業務應該是希望價格好吧?學弟,多花點精神拉利潤吧!不然就退出車業吧!

如果你與客戶僅止於價格的互動,無其餘互動,當然就是講價格喽!

如果客戶只是一昧著重價位數字,那你可以不用理她,你只是他尋"最低價"的過程,不是結果!

勉強賣了,後面賺回來的比例也不高(首次交易都如此精精計算,以後不會?)

想一想,如果任何銷售只是價位差異,那根本不用請業代,以販賣機模式即可!



我在車業待了近七年,一路成長.茁壯,到最後只留下無限失望,願您懂得自己要的是什麼!
樓主言重了 每個區域都有適應的生存法則 每一位業代都是很辛苦的
但每一位消費者也想要為自己省下口袋裡的麥克 這是一個競爭的社會
沒有誰刻意要去影響什麼 自己再好好加油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