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影片是開時速115一秒左右急煞到時速82往右閃過去
說角度不一樣
說狀況不一樣
一個撞車一個閃過去
行車紀錄器拍照角度
確實狀況跟角度都真的不一樣

看不懂真的沒關係
別勉強
我能了解的

對於遇到狀況會選擇高速不減速衝撞測試車體強度的駕駛

我個人是非常敬佩的

只是想提醒一下
想測試的駕駛的記得別帶著家人一起(雖然我都不認識)

dennischiu1970 wrote:
一個影片是開時速115...(恕刪)
請比對兩個影片的時間軸:
第一個影片在0:03時,貨車從路肩進入外側車道。請問您,會認為它會直接進入中間車道嗎?我會,因為真的有這麼白目的駕駛。但是,如果當時是腳踩油門,我只會稍稍放開油門,如果有用上ACC,或一般定速(如這台柴酷),我會將腳移向煞車踏板--只會移向踏板。不知神車手如您,會不會踩煞車?還是轉進外側或內側車道?在0:04時,貨車跨越分道線。車上乘員驚叫聲之外,有沒有聽到刺耳的聲音?還是我業障太重,誤將尖叫當成煞車聲?然後,再不到一秒的時間就撞上了。不知道此時拓海或是舒馬克能不能煞停?或連煞帶轉,化險為夷?
第二個影片在1:25時,小轎車從路肩橫向駛入外側車道,乘客喊:「注意⋯⋯」,拍攝車減速--沒有急煞。繼而小轎車在1:27進入內側車道,拍攝車轉往外側車道。而在1:28時交會通過,飆出一陣國罵。
至於距離,請自行比對。
還是老話。第一個影片的狀況,劣者自認躲不過--當然絕對不否認有人94厲害94狂。至於第二個影片嘛?如果沒有睡著,也許沒有這麼流暢,應該也能避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