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

Ford Kuga EcoBoost 250 ST-Line試駕:全能運動跑旅新標竿

這台對身高160的嬌小女生而言會困難?
kovei wrote:
大陸那邊最大福特賣不(恕刪)


大陸的規格表裡面 沒有1.5。4款全都2.0,全帶AWD

對於一家 排行榜後段班的車廠

能在5月疫情+貿易戰車市 逆向上爬30%,很不賴了
艾咪 wrote:
中型休旅車百家爭鳴,...(恕刪)

感覺不錯
但那個無法平整化的後車廂
以及受限於客貨車認證的後座
真的是唯二的敗筆
這代外觀跟內在都提升很多,
不過就是那客貨桿子礙眼,
希望能有完整的後座空間分享(拿掉桿子),
以及行李箱的容積數據,
這樣應該更完整了!
tt307 wrote:
這台對身高160的嬌(恕刪)


美國 這台車定位在 給大學生開的 給孩子開的

家裡的第二 三的車

福特還有其它的大車 (街上暴動的警車 全都福特)

跟皮卡


別想太多 緊湊suv 就focus底盤,其實 很小台的。

去展間記得看看Ranger..
真香 只是我還要再存一下 大概還差一百萬
艾咪 wrote:
相較於前一代車型,車身抗扭曲性提升 10%,最多更能減重達 80 公斤之多

魔鬼藏在烤漆下 看的到的ADAS主動安全配備 對手容易跟上 但看不到的車體鋼材結構才是KUGA的精華!
ali88 wrote:疑?假設引擎蓋皆為鋁(恕刪)


這個問題在原廠給答覆的時候我就有相同的疑問,針對這個問題,原廠則解釋這邊的「配重」,不是前後平衡的配重,而是車身總重的要求;意思大概就是說,拿掉備胎的重量由鐵下支臂彌補;或是要把車輛總重維持在一定範圍內的意思。

以上,這是原廠給的說法。


另外,有在討論串裡面看到關於拍攝閃避鐵桿和海外試駕照片相關的討論。我們沒有特別針對鐵桿進行拍攝,但也沒有刻意閃避,鐵桿的位置依照客貨車法規限定,除了既有的位置一定都有鐵桿之外,對於後車廂空間也有一定的要求,其實這才是座椅受限的最大主因;若了解相關規定,其實不用刻意強調,是基本概念,若有不足還請見諒,以下引用法規供參考、說明。

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有那三根鐵桿,同時在後座固定後,要有一立方公尺的載物空間。相關規定可以參考 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87條,還有 109 年 2月 27 日修訂的 第3條 汽車使用性質分類規定。以下附上參考法規連結: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SingleRela.aspx?PCODE=K0040013&FLNO=87&ty=L
艾咪 wrote:
至於乘坐舒適性和空間,應該是不少人相當關注。前座,包含整個內裝環艙設計帶來的好處,使得駕乘者更具安定性,這比起上一代車型出色許多,各項操作更加直覺。而 ST-Line 身為運動化取向的旗艦車型,在此基礎下加入兩張專屬運動化座椅,透過造型與包覆面料適配車型格調,使用材質如類麂皮、紅色車縫線等,質感好、觸感好,而且防滑。雖然美如其名是兩張運動化座椅,不過實則上只是透過包覆面料不同改變乘坐特性,所以乘坐舒適性並沒有受到影響,當然這並沒有因而加添包覆性,整體來說仍是以舒適化取向為主。

此外,左前方的駕駛座,配置的是十向電動調整座椅,比幾右前方的手動座椅可以進行更細膩的位置調整,只是相對速度比較慢,這就看個人喜好取向而定。
當初就是因為前一代駕駛座椅大腿支撐不佳,又沒電動可調整,就放棄不買了,這次真的大大改善了,一定要來去試車。
附加簽名
oxxx wrote:
大陸的規格表裡面 沒(恕刪)


說的也是 反正有競爭才有進步

至少打打不長進的台本...
  • 4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