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提提自己的看法
一、若以權益求償來說.....
相信樓主應已有自己的求償目標,但能不能實現之!我想樓主也應該有底了!
小弟並非樓主(當事者),亦無法也沒立場說是非......
但!..我會換掉這部車!姑且不管它設計多精良,安全感測有多麼的敏銳!
我都不相信它能帶給我安全了,怎還會要求FORD換給我一部全新的車!
雖然爭取求償的動作是一定要的,但也要衡量自己能有多少時間、精神、
體力、金錢,去力抗專業的法律問題......上法院,找民代真的有用嗎?
要是事主不願妥協,法官、民代也沒用,誰會願意當壞人,只能說停損
在自己能接受的範圍吧.......
註:找民代!只會問說,你有沒打算妥協的方案?
若沒有!別找我,你都不妥協了找我幹麻!......
若有!既然都要妥協了!自己去談,找我幹麻!.....
這就是民代.............
二、若以車的本體來說.....
A面思考:大蟒能於行進間感知異常的情況下,還自動減緩車子的輸出動力,
甚至讓引擎熄火,以保護車子與駕駛者的安全!這或許該給予該車
安全設計上的肯定!(先聲明我不知這算不算自動的安全機制)
B面思考:或許如同各位大大的想法,怎會在行進間引擎熄火,萬一造成
駕駛人或周遭路人及車輛的危險,後果不堪設想...車廠該面對這樣
的嚴重性!
但不管是A或B,畢竟我們都不是專家,是否真的是僅因一個小零件或是一個模組
的故障,而造成大蟒如此不堪的表現,這就如人飲水....各說各話......
就算有如李昌鈺般的科學鑑定,還是有人質疑他的說法!
簡單說!就算集合了專家學者與樓主全程會勘後,證實了僅是個小零件或模組的故障
,而僅做更換零件或模組的動作(賠償),這樣樓主就會釋懷了嗎!嫂夫人就會一掃陰霾
,恢復對大蟒的信任嗎!在此不做個人的臆測.......
三、正面呼籲,也大聲疾呼,希望FORD能正視所有問題(尤其是福佑)!畢竟,會身為福特的
車主,也是對福特的認同與肯定!會提出問題,也是希望FORD有所成長!既然狀況發生
了,能去面對處理樓主的問題,相對也是另一種的行銷與口碑的建立!
四、最後!我也是大蟒車主!我不懂車,也不懂利益糾葛,純希望FORD能好好面對每一件
發生的問題,摸頭給糖都OK.......就正大光明的給,幹麻保密怕人比照辦理喔......
最後!某可愛動物真是照顧小弟,知道小弟最近手頭很緊,又有收門票的工作給小弟做啦.......
呵呵呵~~~~
以上純個人想法,若有失禮不當之處......請樓主及各位大大見諒海涵.....
小潔潔兒 wrote:
中肯+1 好評奉上 我丟了
怎麼跟T版護神大隊一樣
出事都跑光了...
真奇怪..這很明顯是車廠的問題
結果沒人替車廠護衛你也酸...
老是覺得自己喜愛的品牌被抹黑與打壓,是一種被害妄想症的徵兆,請儘速就醫!
快樂的鼓手 wrote:
真的覺得福特德國原廠的工程師也該進駐台灣了...(恕刪)
真的不好意思,我本身也是柴蟒車友(開了六個月 一萬四千多公里)
如果是噴油嘴,或是BOSCH的ESP/ABS模組。您覺得還是德國原廠的工程師也該進駐台灣了?
我反而覺得台灣福特該去考核供應商?
我本身也是電子業的供應商客服,有時候我們上游供應商所提供的電子板路也是會遇到DOA。噴油嘴是由壓電材料Piezo做成,甚至ESP/ABS模組都會遇到不良品(只是這個機率要控制)。
就像福大說的:
所以~該怎麼說!BMW跳碼蔡路肩~也是有遇過滴!
很難兩全!要開得有樂趣點!就選歐系!
要一板一眼!精致性!同價位就挑日系!
一樣價位的歐日兩種產品~就是兩樣情!
上到400萬也一樣!
luhung wrote:
真的不好意思,我本身...(恕刪)
賓士柴油車也有可能出問題,請看220 CDI (代號OM651) 柴油引擎有問題?
賓士柴油噴油嘴也可能出問題,但是賓士做法是找出問題,然後換上新料號的噴油嘴.什麼車都有可能出問題,重點是車廠後續怎麼處理.
Eiserner Kanzler: Otto von Bismarck.
luhung wrote:
真的不好意思,我本身也是柴蟒車友(開了六個月 一萬四千多公里)
如果是噴油嘴,或是BOSCH的ESP/ABS模組。您覺得還是德國原廠的工程師也該進駐台灣了?
我反而覺得台灣福特該去考核供應商?
我本身也是電子業的供應商客服,有時候我們上游供應商所提供的電子板路也是會遇到DOA。噴油嘴是由壓電材料Piezo做成,甚至ESP/ABS模組都會遇到不良品(只是這個機率要控制)。
BOSCH的ESP模組
也供應大多數的車廠
並不是只有FORD吧?
stephenliang wrote:
大部份車主總有自己比較支持的品牌, 我也是比較喜歡福特, 不過我覺得既然身為消費者, 就不需要站在車廠的立場想事情, 有要求, 才有進步. 換個角度想, 去強調福特是歐洲款, 所以妥善率比日系低, 車廠真的會喜歡這樣的說法嗎? 一旦這是所有人的共識, 那麼福特現在強調的歐洲路線還要玩嗎? 是喜歡有樂趣(包括修車)的人多, 還是穩定的人多? 一直困住福特銷量的不就是"車子操控好, 但是問題多"的這個印象, 現在mondeo一連串的問題不就正好在印證一般人的看法? 車子的模組出問題, 還是算在福特的問題, 買車是買一整台, 不是分開買, 問題就是在福特!
說的沒錯
零件或模組供應商出的問題
當然是車廠的問題
車廠要概括承受
一部車在上市前
花了多久的時間在開發?
不是五六個月,而是五六年
這種跟車輛整合性有關的問題(不是小問題)
應該要在試作車做整車耐久評價時
早就要被抓出來,並對策了
因此,絕不是像這裡某些人所說的
"那是BOSCH的問題,跟FORD無關"
或"你看,BMW BENZ還不是也一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