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沒在做事的屁孩 wrote:
6和不是沒車可賣,而...(恕刪)
領銳是關聖帝君無差別對各國開噴前就已經跟中華汽車相同與左岸車廠簽屬意向書合作導入中制車國產化。
只是一紙突如其來的中制限令,才整個亂成一團!
中華MG與三陽現代兩台中製車才剛完成追溯既往2年轉零件產地重新上架沒多久。
福特六和的領銳,就要看是否能達標產地條件,符合VSCC合格證請領來掛牌上路排入產線量產上架。
VSCC沒核發合格證,就沒法掛牌上市!
而關稅帝君顛三倒四,何時能做個數,沒有任何可信度!
前天喊要對中課150%,今天握手言和變10~30%,明天又放話不聽話要課200%。
都是隨他喊!他可以自己的人內線操作富到流油,自家老美本土百姓吃土都不管了,就是製造世界混亂的源頭,能期待個啥!
企業經營是不可能去等變數何時會有個定數!
只能在當下做出決議,做或者不做!
降關稅還是貨物稅還是另外類似韓國有個新名目補貼政策,這目前都是?號!
以企業視角來說,波動大,就不做冒險投資!
所以現在一堆車廠新車通通塞港,寧願把車塞在免稅區,等候天時!
對外喊沒車,願者上鉤,再去把車以現在稅率完稅清關拉出港!
賣一台、清一台,就讓他慢慢動!
經銷商就自己想辦法好活,車公司就沒空、沒想、沒心情去搭理經銷是否會關店!
這不是單一品牌車廠這鳥樣,是很多品牌現況如此!
更何況末端客!

現在這個時機與世道,賴活著不撲街就是要笑著說自己又多活賺了一天!

Explorer探險者,要等台美真正落實稅制優惠,另外,就得整改VSCC車審中心只認歐盟認證。
美規認證,依照目前VSCC核發資格,請領一張合格證,一年只能賣75台車而已!
* 資料可參照U-Car bob哥說明汽車關稅這部影片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Dj7-WzmXDU&t=18s&ab_channel=U-CAR%E6%B1%BD%E8%BB%8A%E7%B6%B2%E7%AB%99

bob影片中便有提到我們在汽車產業面臨的新車審驗與取得合格證資格與實際能販售車輛數,業內鮮為人知的資訊!
例如中華汽車或者和泰汽車,授權外部車體打造廠打造的特種露營車,取得這張合格證。
也是一樣,一張證一年最多只給賣75台車。
另外~例如福特、福斯這種每半年一天到晚老外都在設變車輛軟硬體的,只要車廠向VSCC申報變更,這些變造的露營車假設今年取得VSCC核發的合格證,源頭新車一設變變更,VSCC就不認,一切重來!
是有多少銀彈可以給這樣揮霍!
而且一頭牛,從港口完稅清關拔一次皮,為了搞這些特種露營車,除了得全新車需是繳納最高額的純客車認證車型,為了張合格證,又得再度剝一層!
需另外+25%特種車貨物稅+5%關稅=+30%。
特種車價怎麼能不貴!
現階段最佳方案,就是在貨車、客貨車、純客車的既定條件下,不影響認證與驗車,直接後加裝可拆卸櫃體、加裝品去玩露營就好!
就不要去想康想縫浪費生命去跟公部門母這些無耶謀耶!
真當造車+購買特種車消費者都躺著賺、錢不是錢、時間不是時間!

搞搞貿易車OK,品牌車廠一年賣75,直接收一收回去做貿易商比較快!
公部門沒改變,很多事寸步難行!
台灣對車輛的條件審理,一大疊就陳年堆在那,沒關係選票!就永遠放著生灰!
有閒、有錢搞鬥爭,就沒想做點便民、利民有用的活!
要車價回歸正常,雙B能跟北美、大陸一台賣90幾萬,無咖困難!

Explorer相較下,就已經不是個事!
現在搞來,一台就200多萬,厚漏就算改貼野馬車標,在台灣一年賣量頂多也就百來台車,售價拉過200萬一年能過50台都要偷笑了!
福特的商務車在台銷售,就跟進福斯沒甚麼量能!
【VW】
* Carfter大T有時整年度進口數掛蛋=0,有車源時,大約70~80台 / 年
* T系180~220台左右 / 年
* Caddy 約488台~550台 / 年
* 阿嬤,就要唱阿嬤今嘛抵都位! 就全然不是個數,沒甚麼好提!
福特商旅跟福斯共用,因為價格較有優勢,銷售數會略好些!
但旅玩家、旅行家,就沒啥車!
全台灣經銷分一分,這些數字對前線業務,就全然不是個數!
加上交期、交易條件沒法穩定,無法當月做業績完成掛牌結清,沒能做業績的產品,就不會是個貨色!
通常就會被冷處理!
自然客人去談這類的車,就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捧錢去慢慢等!
Explorer探險者來台開賣會變成啥樣子,就不用多說!
如果沒能壓在180之下,絕對會變冷凍庫房的常客!

厚蘇總代理也就小規模一家公司,凹全台經銷商吞吐明年度的全數車輛數,沒畫押就沒車賣!
但這是厚蘇可以這樣搞!也要看經銷願不願意供養奶水給上頭吸飽飽!
自然時不時經銷商撤牌不做了!
但厚漏規模這麼大的國產車,就不是這種搞法!
會直接收山扛去種比較快!
他要拚的是產線的稼動率、產線效能要高,六和就得去跟全台經銷商好聲好養的拜託幫忙投資搞新設施、想辦法多賣些國產車。
除非產線收掉、公司大量裁減!
縮編到貿易車公司架構、少少小小做進口!
但厚漏如果真想不開變這樣!
大概率很快就跟進福特在日本,全線退出市場嚕!
這品牌,就不適合走這種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