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25年28萬公里,
機械問題不多(傳動軸, 避振器, 冷氣壓縮機等大部份零件都是新車跟到報廢沒換過),
換過的是水箱幾次, 發電機一次, 高壓導線兩次, 水龜幾次, 李子串與引擎腳各一次,
只是油底殼漏油嚴重, 最後因水龜故障衝破缸頭墊片換車.
後來換Kuga 1.5T, 目前開一年多快四萬公里,
唯一維修是保養時技師主動幫我換了個引擎水道塞蓋(通說是通病, 易漏水),
其他油耗還可以, 噪音,操控很理想, 最喜歡的是ACC, 控制人性化, 讓我開長程一點都不疲倦.
Kuga的噪音,操控, ACC性能絕對好過RAV 4(公務車), 二手價是低一點, 但進價也低.
我的感受是Ford可靠度沒臺灣網友口傳那樣差, 訂價又低, 喜歡就買沒什麼好猶豫的.
但福特車比較常見的問題,就是改壞掉!

不論哪個藥團,都很會洗!

如果去爆刷晶片,歐系不論啥車,2~3年後燃燒不完全累積的碳、或過熱嚴重衰退的零件、甚至過熱熔毀的橡膠墊片,引擎內燃機、變速箱,就夠車主修的了。
歐系車,這些改到歪掉的多到不要不要,都成老梗了。

我家買過不少福特車。
自從我2008買了Mondeo MK4 TDCi後,先後2011 2台Focus MK2.5 TDCi,2017 KUGA MK2.5 1.5T(4T)使用迄今,開到目前12萬3千多公里,很好開,捨不得賣掉,打算開到不能開為止。

之前有紀錄的保養資訊 :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0&t=5304878
基本上,原廠車 / 只改外觀系自爽
過年前幫它添置自己廠內的水轉印拉髮絲膜料,找廠老總幫改一隻上下平把方向盤。





繼後保桿敗了整組ST-line總成件+水箱護罩跟英國佬掏一件Vignale黑化深唇版本後。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0&t=6401008
因為原廠頭燈霧化、黃化,整理過一年又再度黃化,乾脆又跟英國佬掏了一組ST-line版本燻黑頭燈。
等保養廠有空,排安裝上車替換掉!





全吃原廠,我覺得是好車。
真要說比較大的問題,就是後端保養費用逐年攀升過多,小保養噴6800~8000 / 雙位數大保養幾乎噴1.5~1.9萬跑不了。
快要追上進口歐洲車了。
但歐系車是否能吃外廠,這我真的不知道,也懶得知道!
被外面養壞的也是一堆,出包全推福特車爛! 何必!
能養再養,不能養,就換能養的品牌不就得了!

福特車後端養護費用攀高,這個福特應該要控制點,不然後端養護會嚇跑一堆客人!

小資族來養,全吃原廠褲底會破幾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