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為什麼福特發表了多連桿避震版本的Focus MK4, 那麼多人那麼緊張?

green original wrote:
我不太懂這個邏輯, (恕刪)


還好我打算入手的是ST
隨便你們怎麼吵
現在加三萬多了多連桿、led後燈、加大碟盤感覺好像很超值
但如果福特不擠牙膏,一開始賣MK4就給這些,然後開價賣92萬,這樣感覺就很貴...
國產車快接近進口價了耶
rain5190 worte:
現在加三萬多了多連桿、led後燈、加大碟盤感覺好像很超值
但如果福特不擠牙膏,一開始賣MK4就給這些,然後開價賣92萬,這樣感覺就很貴...
國產車快接近進口價了耶


不會還是會買,我群組有許多都是第一批交車的,他們也是認為被福特給陰了,即便多連桿賣到92萬,他們還是會出手。

除了少數本來就是福粉外,這次會先買focus應該歸下面幾類:新世代+CP360系統、被陰了、急需用車的人(我就是+被陰了)

其實不管福特這招怎麼跑,他們還是賺,即便失去的不到一萬輛的STLINE車主的名聲,先推出賽道版,偏偏價差又跟原STLINE價差不大,要選哪一個編成應該就蠻考慮的,外加賽道版折價又不高的情況下,許多人如果硬要捏上去,賺到的應該還是福特而已。

所以說穿了,這次最慘的就是原STLINE車主,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被打臉,次慘就是選擇賽道版的車主,然後福特,反倒CP較高是現在的STLINE,折價下來相當不錯了,透漏一個小道消息,賽道版為這次銷售重點,聰明的你!懂嗎?
品行、口袋深淺,決定一切。
揣測心態如下:
買都買了,囉嗦什麼勁?
沒買,但更囉嗦,不刷存在感會死……
不爽,叫歸叫,車一樣爽爽開。
很爽,狗吠火車,但沒車開只好繼續吃雞排。
無感,車爽爽開。
有感,繼續婊福特,還沒看到誰分享砸車就是了。

這年頭,無論有錢沒錢的都會去選擇所愛,
有竊盜險的、想換車考量預算的,乾脆求爺爺告奶奶,小偷快光顧吧!
等沒車可開,心態就會轉換了,畢竟痛苦是比較出來的。
我自己的想法是我原本就沒打算買ST line,
在財務大臣的加持下才買下去.
的確這一段時間我也是很滿意這部車.
回推一點時間到多連桿風聲出來的時候我自己也認為應該不會出.
但是沒十分把握, 畢竟車商的老闆不是我.
加上也有英國在ST line以下版本都全部用扭力樑的時候.
似乎真的覺得就是不會出多連桿.
一直到確定出現的時候, 說真的, 我沒有甚麼特別的感覺.
當然我也知道很多的車友心有不滿.
我們的中部小群組裡在發表當天也是幹聲連連的.
這些我都理解.
擠牙膏的事每個廠商都在做.
福特這次做的比較難看一點就是了.

但...這些酸酸們也真讓我開了眼界了.
出扭力樑要酸
出多連桿也要酸
訂價訂得漂亮再多酸一下
他牌業代真的是太閒時間太多了
有資格幹礁的應該是ST Line的車主
但前兩天問了我哥他也還OK沒特別感覺
沒買的不知道在GY什麼
green original wrote:
我自己的想法是我原本(恕刪)


其實本來就是單純編成問題。

如果一開始台福推出四的編成呢? 我相信賽道版破90W應該許多人就蠻捏的了,畢竟酸民都說花90幾萬賣國慘車呵呵之類的,要多連桿就多花錢

縱使一開始無法推多連桿也沒關係,消息丟出來,會有多連桿版本,可以等就去等,不能等就只好選其他車或者買扭力樑,但台福都沒這樣做...

因為這樣做了就會失去了一部分的客戶,所以只好用騙的,犧牲掉少部分的stline車主,又推出賽道版本為了就是跟原本的stline做出看似CP值很高的區隔,又間接收買到那些只看CP值的車主。
台福的功課作的好不好,看銷售量就知道

外型、空間機能、安全、操控、售價 點線面的問題。

這幾年T牌 的TNGA底盤(操控)、六氣球(被動安全)、外型都有很大的突破。

但以上都不是短時間就能改善出來的。公司在研究、市場調查一定都是早在三、四年前規劃執行了。

我比較期待的是油電車及PHEV、電動車的來臨。真正開始大出動會在2022年,2021年還算在試水溫。

不管如何對消費者是好事,我們應該慶辛遇到這波百年車業變更的浪潮。
green original wrote:
加上也有英國在ST line以下版本都全部用扭力樑的時候.


所以你是何時買的呀?
感覺你是12月買的苦主

我當時也是11月看車,本來要買
但是女王在意後座跳的問題,所以我就決定暫緩等ST看看

後來12月傳出多連桿的風聲
當時大家都在討論可信度

我做了一下功課
去看英國編成表
發現他們應該全部的FOCUS車型都有多連桿版本
部份車型也有扭力樑版本 (有的車型只有多連桿版本,沒扭力樑版本)
同一種車型,柴油配多連桿、汽油配扭力樑,不知道原因
可能是柴油扭力比較大,瞬間加速比較兇,所以剛需多連桿?

然後又翻到2018年的一篇外國新聞
是福特高層在說他們對於扭力粱與多連桿的策略與態度
不外乎是
1. 扭力樑省成本
2. 入門車的性能使用扭力樑已夠讓一般人日常使用
3. 高階車才會使用多連桿(我猜在性能或舒適上真的特別要求的)
4. 客戶如果真的想要,那他們也會把多連桿裝到入門車上
對他們來說沒差,C2架構已經同時支援扭力樑與多連桿
每種FOCUS車型也都有多連桿版本 (但不見得有扭力樑版本)

所以我就覺得多連桿FOCUS是存在且廣泛被使用的
有些資訊讓我過去以為全世界都扭力樑,只有中國玩多連桿
後來發現,只有少數國扭力樑,大部份都有多連桿,而且還比較多車型都多連桿

就繼續等了
還真等到了
不一定要吃 油炸的啊!

養生不危害健康的比較好吧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