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不要迷信什麼33%硼鋼之類的,撞擊的成績才是重點
一輛車要安全不是車身『硬』就好,而是撞擊時如何讓潰縮區有效的吸收撞擊能量,以保護乘坐人員的安全
KUGA至目前為止事故A1數仍是0。日系車遠不能比。
再者, 為啥需要道路實測成績(就是實撞啦), 原因之一是美國IIHS測的是當地的車, 台灣沒有撞測那就道路撞擊成績來當成績。
原因之二是, 道路上的撞車什麼方向什麼原因都可能有, 能這樣全身而退保大家平安的才是好車, 不然實驗室是假人, 撞擊方式就那幾種, 數據只能參考用。光是一個操控性, KUGA可以轉過的彎, RAV4就要甩出去了, 性能有差, 上了路安全當然不同, 撞擊實驗室不測這個呀。日系車的安全是屁。不信看A1事故比率, 日系車是歐系車的10倍。開日系車風險是歐系車的10倍。只因為台灣人不怕死所以不知道這數據是選車重要參考。意思就是說你買了KUGA, 開車也有繫安全帶, 目前為止你的車有零A1事故的保證。
一家之主選擇車輛時就已經決定了日後事故時乘員的命運, 不可不慎。
賣屎 wrote:
真的是標準的睜眼說瞎話。ncap“科學數據”就擺在眼前了,要大家別相信科學,來信你毫無根據的幻想說詞,真的太猛了。
真的是標準的睜眼說...(恕刪)
如果您提供的A1事故是國外(德國、歐洲、美國),那我會比較相信路上實撞的"結果"。
但如果您提供的A1是故是台灣,那我會認為這個"結果"不太可以當作真正的參考。
因為在FORD在歐美的銷售量還算可以(至少銷售量不會與日系品牌差異太多),但在台灣,兩者的銷售量差異太大了。
當母數差異太大時,無法拿來當參考的。
再者,福特品牌在國外因為銷售量不錯,其實也有幾款車上榜"十大死亡率高的車種"。
這幾年不論NCAP或IIHS,成績較漂亮的不再是歐美車的天下,反而日韓車越來越多且比例更高,而且現在各大車廠為節省研發經費及減少製造成本,大量的共用既有的技術與料件,甚至串聯其他品牌共同開發,基本上,安全性應該都在伯仲之間了。
ado016435 wrote:
當然不能信, 還有道路實測
KUGA至目前為止事故A1數仍是0。日系車遠不能比。
再者, 為啥需要道路實測成績(就是實撞啦), 原因之一是美國IIHS測的是當地的車, 台灣沒有撞測那就道路撞擊成績來當成績。
原因之二是, 道路上的撞車什麼方向什麼原因都可能有, 能這樣全身而退保大家平安的才是好車, 不然實驗室是假人, 撞擊方式就那幾種, 數據只能參考用。光是一個操控性, KUGA可以轉過的彎, RAV4就要甩出去了, 性能有差, 上了路安全當然不同, 撞擊實驗室不測這個呀。日系車的安全是屁。不信看A1事故比率, 日系車是歐系車的10倍。開日系車風險是歐系車的10倍。只因為台灣人不怕死所以不知道這數據是選車重要參考。意思就是說你買了KUGA, 開車也有繫安全帶, 目前為止你的車有零A1事故的保證。
一家之主選擇車輛時就已經決定了日後事故時乘員的命運, 不可不慎。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身心清靜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