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其實我們都錯了

一直有個疑問,不知道如果Ford 買一台台灣國產Altis, 送到國產Focus 相同碰撞單位,然後公布結果,這樣的行銷犯不犯法?
沒有賣不出去的貨, 只有賣不出去的價錢
價值與規格 是重點中的重點
等三月新Altis發表, 看價位及規格後,
再來看看

為何車商總要保留配備給小改版用,
特別是明明規格跟長安有差, 也不給選配。
給選配才能知道 價位才能比較 還是酸台福一下

不變的定價策略,有讓公司擴展營業所嗎?
沒有,就是策略有問題啊。

亨利叔叔 wrote:
這幾天版上最熱鬧的就是在討論四代FOCUS
後懸吊從獨立多連桿改成扭力樑一事

我個人對此也是持反對意見
特別是連ST-LINE也是扭力樑這點相當不以為然

但經過一夜思考
忽然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大家想一下
過去十幾二十年
台灣賣最好的國產中型房車ALTIS
它是搭載後獨立懸吊嗎?
不是嘛!!

既然賣最好市場銷售冠軍是用非獨立懸吊
那麼我福特既然有扭力樑可用為甚麼不用?
如此一來車商的策略不就很清楚了嗎?

況且單就全新FOCUS與大改ALTIS車輛"本質"來說
目前看來FOCUS動力勝
安全勝
車身剛性勝
自動駕駛勝
配備勝
空間勝
幾乎感覺沒有一個地方會輸給ALTIS的呀

之前FOCUS用後獨立懸吊賣輸拖曳臂的ALTIS
這次大改ALTIS傻傻要跳坑用獨立後懸吊了
那我幹嘛還堅持非得後獨立懸吊
而不走過去二十年市場銷售冠軍的套路呢?

這下我通通都明白了大家覺得有道理嗎


想太多,
只是成本考量,要cost down而已。
不cost down,完全依原圖施工,根本無法把價格壓到90。
Altis會賣的好,應該是持有這台車便宜吧(所以新的應該有1.8na,且應該不會像RAV4標配TSS,氣簾)
包括車價,維修保養,油耗,稅金(1.8),當然這些也影響二手價
且空間也十分不錯
至於車身剛性安全,我覺得應該不用太期待(或許新的比舊的好)
Toyota的車身剛性安全,應該只有進口車有吧(根據路上實撞的一些例子,舊prius(非tgna底盤)與Altis)

亨利叔叔 wrote:
之前FOCUS用後獨立懸吊賣輸拖曳臂的ALTIS
這次大改ALTIS傻傻要跳坑用獨立後懸吊了
那我幹嘛還堅持非得後獨立懸吊
而不走過去二十年市場銷售冠軍的套路呢?


銷售量不好是因為懸吊的緣故?!醉了......

如果New Altis使用獨立懸吊依然賣得嚇嚇叫的話,福特六和這次要把矛頭指向哪裡呢?品牌信任度?
扭力樑完全不是重點


如果國外頂標也是扭力樑 這波不會炒起來


重點是 頂標 還扭力樑



廠商追求最大利基是一定的 !!

但還是希望能保留一款車(ST Line版本).

有著一脈相傳的操控跟信仰的因子(後懸吊多連桿) .




亨利叔叔 wrote:
而不走過去二十年市場銷售冠軍的套路呢?...(恕刪)


人家過去20年可不是靠 扭力樑 獲得冠軍的!

是靠可靠度跟眾多的維修據點取勝!

這根本就是東施效顰, 完全搞錯重點了....
以前後勤及空間輸給Altis,只能靠底盤及安全的產品力彌補一些戰力.
現在Altis連底盤及安全性都補上來了,而Focus及Mazda 3在空間一項補回來了.但底盤一項因Cost down因素卻偷了回去,一加一減等於沒進步.反觀Altis則是補強了二項.在車價相去不多而且大家都追求Cost down的前提下,該探究的是為何Altis可以全面進化補強而新一代Focus及Mazda 3卻要用降級底盤懸吊的方式來Cost down?

Andy~牛 wrote:
過去二十年和泰車有...(恕刪)


不認同,Focus跟camry還有現在的altis我都持有四年
Focus每五千保養一次跟豐田一萬保養一次
比較起來福特比較貴,至於換東西跟零件
除了相同的消耗品,豐田我只破過一邊的防塵套
其他未替換過,福特光是行進間熄火
清洗節氣門,積碳,火星塞等等,最後還是沒修好

持有成本,不算額外的故障,福特不會比較便宜
EVGA Associate Code: SWIH6ERANPX1SIU 有需要請自用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