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

花40億造勢MIT的皮、骨子裡卻滿滿MIC,這還不夠狂嗎?

還以為是看到2007的文章,再一看2017的,這資訊很透明的時代還有人在捧中國XD

北上廣是中國所得最高的地方,
總常駐人口大約6000萬人,其中所得好些的,勉強和台灣平均差不多。

這樣算起市場沒多大嘛,
購買力跟得到台灣的人口,大約兩倍市場,
出了北上廣深都是所得剩1/3、1/6的二、三線城市,
吹捧能做出多好品質是在騙誰呀,做出來賣鬼嗎?

開公司目的在賺錢,做比台灣好的品質,賣台灣二倍人口的北上廣深?還是想賣剩下的十二億窮鬼?

機器誰都會買,買了之後做多少精度是人在決定,不是機器決定。
只有腦子傻了,才會做個西歐品質賣不到三個台灣大的市場。一聽就狗屁不通的東西,竟然也有人信。

台灣從1975年開始漲薪資,到1990年我開始就業至今,新人起薪就沒漲過,意即台灣用15年的時間把所得拉到現在水準。
"只靠2000萬人拉自己2000萬人"。

中國從1990開始磁吸國際代工到今天27年,"靠13億人拉6000萬人"到和台灣差不多的「平均薪資」。

暗,這樣的效率不止沒厲害,問題還很嚴重哩。是有多厲害!
我實在看不懂 現在的台灣人憑什麼還有這樣的優越感(盲目的愛台灣嗎?)
MIT的品質就一定比MIC好嗎?
我建議你有時間可以去對岸看看,開開眼界(不是走馬看花)
對岸在各領域的進步是何等的可怕, 而我們又是何等的落後
現在全世界的各種輕重工業都開始在用大陸製的零件及產品(包括你們崇拜的日本)
他們都是白癡傻瓜?? 而你就比人家聰明有智慧???
只有四個字可以形容"井底之蛙"!!!
刪除

會唱歌的蝸牛 wrote:
百億是為了把車外銷包括輸出大陸,四十億是為了把大陸車款輸入台灣,這樣解讀對嗎?(恕刪)



不對,是冷眼旁觀,看看聽聽就好。
先不管產地跟品質
這車長這樣子能賣嗎?

Ford在台灣賣的不好的原因
絕對不會是外型

現在來個長的更醜的是要玩啥?




meayi wrote:
不對,是冷眼旁觀,...(恕刪)


所言甚是,冷眼旁觀,也是種樂趣...
剛剛無意間發現,福特版的討論串頁數,非常可怕,其他版都沒這麼火熱

Xperienced wrote:
整個討論串看下來,...(恕刪)


大人整串討論您有這樣的見解也是令小弟稱奇
大陸救台灣?
何必那麼偏激
理性討論,大陸工製程管理本來就比台灣進步這不爭事實
我是台灣人,在台灣工作,我要面對大陸客戶
只是把所看到的事實講出來跟大家討論
當然你們可以繼續封建、鎖國
Luxgen其實不差有心向上(找了水野調教)
但是它的工廠製程管理,台灣真的還有進步空間(好還要更好)

樓上有些人玻璃開始碎滿地
見縫就酸
整串討論下來~~~
其實看的出來台灣止步不前的原因是什麼
很明顯阿

理性討論的是如何讓台福或台灣汽車產業往前走
而不是每天在論壇酸來酸去(你對自己的小孩教育方式會這樣?)
現代汽車已經是國際大廠
台灣不是不可以,國民的心態要改,不要總是國外的月亮比較圓
酸酸有機會可以去參觀一下裕隆三義廠(車廠)
現在國產汽車組裝相關設備,跟國外一線大廠其實還有一段距離
如果有資金投入讓廠房生產設備升級
哪家台灣公司會說不要??
你說花40億能幹嘛?
你都在鍵盤前面了~算一下40憶後面幾個0

產線升級40憶很好用阿
不懂拿錢的數目也能酸
福特花多少錢投資,是福特原廠的分析
我們還是替台福想想下一次的文宣或新聞稿要怎麼發好了XD
123456

會唱歌的蝸牛 wrote:
是這個嗎?...(恕刪)

看到雷諾品質第一,雪鐵龍第三,這調查肯定有問題
現在的大陸早就不是以前的大陸了,
在全世界各大集團企業生產線進入大陸後,
大陸的生產能力和技術早就超車台灣了,
是台灣還在自我感覺良好,
覺得大陸產品比不上台灣,
去看看他們網路購物,
台灣很多產品都是大陸進貨,
翻倍在賣,
對岸很多技術早就超越台灣,
連好來塢電影都可以看到大陸的企業集團撲天蓋地的投資灌名,
所以製造地在哪不重要了,
反正現在很多產品產地都寫 mic ,
吵這些根本沒意義,
說真的福特 kuga 2.0 馬力 245 真是容易超速阿!


別挑語病,不想吵架也不想筆戰,不回應。
赤締 wrote:
.....國際品牌H&M,21,特斯拉會比對岸晚好幾年....(恕刪)

如果一個地區有100萬人口的國際富豪,那肯定特斯拉會去、RR也會去,都比西歐還多了。

你舉的例子顯然是12億人賺的都去養100萬的國際富豪,那就是中國的問題。

數字騙不了人,北上廣就這麼多人,所得就這麼多,市場就這麼大,其他12億人就是來當這6000萬人和100萬人的炮灰。恭喜。
  • 3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