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uan wrote:我的車是Focus...(恕刪) 很多行業都有保護費汽車的機油就是保養廠的保護費市售機油2-300,原廠5-600比如差價300*4罐=1200我還是乖乖地繳,可以省去很多麻煩,免得要出保被刁難自備機油?? 等過保再說吧
我自備機油是規格不合所以原廠拒加。這個我看了手冊也確實不合所以沒意見。但是原廠出保我覺得很乾脆啊,風扇控溫器壞了保內是直接換新的。11000被換了一顆電瓶,但是儀器測也確實逼近紅線,給原廠換真的不便宜一顆2900還是有打折的。ecosport原來的電瓶還是加水的耶!
給所有關心這篇文章的朋友:感謝大家的關心,不管您對這件事的看法如何。最終我還是循法律途徑解決,而且在法院調解庭,對方最終也同意和解,當然,條件是雙方在調解委員的居中協調下擬出來的,不盡讓人滿意,畢竟這件事耗費我許多心力與時間,但至少,我討回了我要的公道。在此要聲明,我沒有被原廠摸頭或者是搓掉,也沒簽什麼保密協定,至少在調解庭之前,氣氛都是不好的(服務廠接待看到我還低聲告訴我她不知該怎麼跟我講話,哈!)。調解成立之後,地區經銷及原廠代表同意當庭退回零件及維修工資,外加他們答應的補償內容。這整個過程中,有幾點要與各位分享:1. 如果打官司一定要有充足準備,程序上要多請教,至於時間就不用說了,原廠就是擺明跟你耗,不到最後關頭不會亮出底牌,而且對方每次出席都是三人,光嘴就多你兩張,很適合車輪戰⋯⋯但自己有理,不必怕!2. 對自己的車輛一定要了解。這點像是多餘的,基本上不懂車的人,我相信也不至於去跟原廠周旋。但是你與原廠的爭執之處,你一定要很明白,像是汽化器,堵塞跟故障就有不同的意義,切莫讓對方誤導,法官,大多是不懂車的,調解委員事先根本不知道案件內容。3. 仔細看你的車主手冊,不見得只對原廠有利。像是機油,只要符合或優於製造廠規範,原廠對你用的油其實只有建議權,不能指定一定要用原廠機油。基本上,原廠所有主張都是基於車主手冊。4. 若是自備零件,一定要有來源證明,否則,原廠可以跟你打迷糊仗。以機油為例,我的油是整箱整箱買的柴油引擎機油,但原廠仍質疑來源(嗯,沒錯,維修工單都有註記品牌等級,且共軌噴射引擎,已經跑了9萬多公里⋯⋯會壞早壞了),但我說能提出發票及進口報關證明,所以對方沒在這上面繼續做文章。其實,只要是合乎規範,車廠無法,也不敢得罪油商的。合法進口的油,原廠說有問題,你不妨讓油商去處理。富比士全球兩千大企業中,前20名有7個是石油及潤滑油製造商,他們很有錢!最後,我想說的是,認真做功課,理性去面對,只要是有理,相信會有好結果。那天調解完等候開庭時,經銷商的課長過來跟我聊了一下,感覺氣氛便沒有那麼僵了,反正對事不對人。從頭到尾,我只跟自己說該我的就會是我的(當然也有不大理性,被惹毛的時候),在用數據、圖表說服原廠(其實還有繼續打官司的時間、成本,甚至如果要送鑑定⋯⋯)及調解委員後,我也沒有趁機去要求更好的條件,畢竟這跟某廠的渦輪事件比起來,還算是小錢,不是付不出來,但我要的就是一個理字。這段期間,我上國外網站看相關維修案例、找原廠workshop manual、讀API ACEA機油分級規範、以及仔細了解消保法規,所以上法庭並不會讓我緊張,對方提什麼證物就見招拆招,基本上也全在我的設想之內(我反而有些期待開庭⋯⋯)。基本上,當知識理解到某一個程度,就不容易被唬,反而會越看越清晰。像是對方提的一個證物提到E9等級機油,我的天啊!那是重車用的,而且DPD阻塞也不代表排氣管壁會積碳,事實上,汽化器在旋入排氣管後,噴嘴幾乎位於管中央,哪會受到積碳影響?這都是很細微的部分。若有車友和原廠有糾紛需要處理,相信這會是一個好消息,祝福你們!有相關問題想了解,請私訊,我很樂意解答。總之,沒將這件事拖過年,總算解決了,感謝各位!
altezzaclio wrote:強,打倒原廠了,...(恕刪) 有關訴訟,38樓的telsis88大已經提過了,程序上就是那樣沒錯,而我也的確有把握住調解的機會,但對方的態度是重點啦!若對方不願意我也沒轍,但他們有準備了現金以及銷退憑證,所以應該是也想把握調解的機會吧?
還是要注意製造廠的機油規範喔!也不是什麼油都可以的,這一次是我有提出證明顯示我使用的機油硫化灰份低於原廠規範機油的標準,而且是只有約一半,所以能說服他們。kelven8116 wrote:恭喜樓主開了先...(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