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FLH國產化Mondeo的實質效益?

gunnersbest wrote:
FORD 在台灣是品牌劣勢 所以有潛在消費者希望他走出一條引領趨勢 又符合消費者需求的路


其實正因為福特在台灣是品牌劣勢,所以目前的處境是蠻尷尬的,因為銷售量少,所以很多的固定費用分攤下來還是很高。而一部車的成本結構,在上市前會決定性的影響上市時的訂價,成本高的狀況下,售價自然也低不到哪裡去。而高售價又不符合消費者對福特品牌的期待…然後就惡性循環下去…
所幸至少目前福特在台灣的market share已經到一個平衡點,應該也不會再掉下去了


靈 醫 wrote:
我也覺得有些"喊燒"的帳號,"說不定"、"可能"、"或許"、"應該"是其他車廠派來的
<其實,看久了就知道了... >


靈醫大別這樣說,找公關公司上來做置入性行銷、打擊對手,或是機械式的說些無關緊要的好聽話也不見得只有其他車廠會做…以目前看起來應該是大家都在做吧

01 上有些大大說認真就輸了
我倒覺得像 靈醫大 這麼認真的態度我才欣賞
我喊燒 因為我有需求
只是在福特版這麼資深的大大 好像認為我們製造假需求 不認同啦
話說福特的決策人員只靠這裡蒐集情報 然後因為小弟幾人喊燒
結果不聽零醫大的 忠言逆耳 導致慘賠 那還真遜斃了

就純粹表達一位福特現役車主對 這車廠外國既有車種的期待
我也不希望我開的車一直被人看衰小 畢竟此品牌在國外確實沒這麼不堪啊
Sierra 手牌車帶我第一次去武陵的記憶猶在腦海
FOCUS 跟 MONDEO 走歐系 安全訴求還是可以吃到認同這條路的預算型買主
現在台灣也跟歐陸一樣 更能夠接受所謂"無尾"車了

Ford 的FIESTA現在賣很好是不是 那天我逛逛SKODA 業務跟我說FABIA也狂銷??
我笑了 很好奇他說狂銷是幾台
我不是很懂車市的運作 不過消費模式是有軌跡可循 消費者終究會取捨後作出抉擇
馬克李大 說的成本等等 我也了解尊重 賠錢生意沒人做 所以我說不勉強 等不到就算了啊




Fantasy Wind wrote:
Skoda Octavia combi 1.2 TSI/DSG S 英國售價 16,060 英鎊
佛心的太古台灣售價 96.80 萬

Ford Fiesta Titanium 1.4/Auto 英國售價 14,805 英鎊
黑心的福特台灣售價 69.90 萬

比競爭對手的國外售價就用陽春版
自己支持的品牌就用頂級版
別老是用這種拿橘子當蘋果的自我感覺良好方式來護航
我假日有去SKODA中和看車了
配備等級應該比較接近 SE 版 基本價 17070
歐洲的陽春版應該台灣人無法接受吧
我再把重要的安全配備加上去,才會比較接近台灣版本...其他細部的零件就不列了...有興趣的人自己可以查

側氣簾 三百多 英鎊(遠比國產車廠宣稱的便宜多了,這是包含 20% VAT 的稅後價 )
ESP 三百多 英鎊 (更正...這是SE版標配)
鋁圈 三百多 英鎊(這真是搶錢...台灣改裝比較實惠)

大約是 太古的 17675英鎊 VS 台灣 968K
福特的 14800英鎊 VS 台灣 699K

福特還是比較佛心,但是沒有我要的車...再佛心也沒用
再來看 focus
Fantasy Wind wrote:
OK 回到重點,Ford Focus Wagon/Estate(一樣不加裝任何配備)

1. 自排版

只有一種選擇 Focus Titanium X 2.0 TDCi 163 (DPF) S5, PowerShift
英國售價 25,100 英鎊

英國網站的資料



明明就有140 ps 比較便宜的版本...21850 英鎊 卻硬是要拿最貴的頂級版本來說是唯一的選擇?

賠錢的生意沒人做沒錯,但是如果是自己競爭力不夠所以賠錢是自己應該要檢討
整天拿自我感覺良好的錯誤數據來說自己佛心別人黑心,再拿這些錯誤數據酸消費者不買單
黑心的對手已經把錢都賺走了...
福特自己還在自我感覺良好的進一些"行銷人員自己想要和長官要的車",而不是"市場要的車"
自己成本競爭力不足不進口xx車...這本來就是車廠的自由...在這裡喊的人也都是期望...沒進就不買而已..也沒有人在酸車廠...
但是車廠自己沒競爭力卻整天酸消費者...這才是最好笑的笑話

另外一個思考邏輯...為何只有福特版特別多"希望福特進xx車"
因為皮卡丘這種只有貿易商會進的車都會進了...進其他車應該至少也賣的皮卡丘多吧...呵呵
第一、都說過我的工作跟汽車一點關係都沒有了。
第二、隨你怎麼說,覺得skoda 好是你的自由,期待您的開箱文。
第三、要薄利就要多銷,要不然你以為為何太古會設定成一台要賺 45 萬,因為他們評估過,需求量就是這麼大,便宜也不能多賣,這樣才能得到最大利潤。
第四、別以為福特引進Ranger 是錯誤的抉擇,Ranger的銷量並沒有讓FLH虧錢,你覺得錯誤是因為你不需要。

靈醫大說的好,福特該學福斯,退出台灣幾年後再回來,看看福斯,以前七十幾萬沒人要,現在一百多馬上變的高貴不凡,何苦留在台灣給人蹧踏。

Fantasy Wind wrote:
第三、要薄利就要多銷,要不然你以為為何太古會設定成一台要賺 45 萬,因為他們評估過,需求量就是這麼大,便宜也不能多賣,這樣才能得到最大利潤。
第四、別以為福特引進Ranger 是錯誤的抉擇,Ranger的銷量並沒有讓FLH虧錢,你覺得錯誤是因為你不需要。



市場評估這個每家用的方法及pattern都不同,所以沒什麼好爭論的,反正銷售量會反應評估的準確性,不過一部售價100萬左右的進口車要賺45萬,這個真的有點不可思議,是扣完稅後? 扣完dealer holdback?

民國100年的進口車關稅是: 完稅價格(離岸價格+運費+保險費) x 17.5%
2000cc以下小型車貨物稅是: (完稅價+進口關稅) x 25%
營業稅: (完稅價+進口關稅+貨物稅) x 5%

100萬的車如果扣掉淨賺的45萬後,再用以上的稅制倒推回去太古跟Skoda拿到的離岸價……

另外,引進Ford Ranger在我個人來看本來就是一個不知所謂的決定,引進這部車的目的到底為何?
為了品牌形象? 行銷目的? 這個好像都看不到,我甚至在路上都還沒看過這部車,只有回九和保養車子的時候才看過一次!!!
為了利潤? 這台車要賺錢我覺得比較難,有沒有讓FLH賠錢?,我想這要面對現實好好的把真正的銷售量及成本算清楚才會知道,背離現實失真的分析報表下,看到的都是假象啊~
所以為了一個好像看不到的目的引進新產品,耗費人力物力,不是個錯誤的抉擇難不成是個正確的決定??
當然,以上想法是從"假如我是經營者"的角度來看,如果是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你引進什麼樣的產品都不會是錯誤呀,只是符合我需求我就跟你買,不符合就再找下一家…


BTW,我認為以FLH目前的規模再引進Mondeo Wagon也是不智的,以FoE能給的價格、加上台灣的規模及稅制,終端售價一定也是很驚人的。再考量到目前的品牌形象,服務廠水準,這步棋應該不會是步好棋。
首要任務還是先想辦法提升福特在台灣的品牌形象吧!

馬克李 wrote:
首要任務還是先想辦法提升福特在台灣的品牌形象吧!
...(恕刪)

沒錯,這是重點,
現在的福特,
引擎比別人好,有柴油有Ecoboost,
變速箱比別人好,有自手排變速箱,
底盤操控比別人好,
安全性相對也算比較好的,
放眼望去國產車中,這些都是最棒的東西,
但是為什麼賣不好?
我想,不是產品的問題,而是福特的問題,
如果不正本清源,一直在想引進什麼產品更好,
而不是想想為什麼現在產品規格打遍國產無敵手,
銷售狀況卻是被打得滿地找牙,我想引進什麼產品都是一樣的…
賣我車的業務說
Ranger快賣完了 因為本來就沒進幾台
(雖然說業務說的話不可信 不過這個他沒必要唬我)

到目前價錢還硬得很
可見得雖然沒說大賺 至少不用到賠本出清的地步

話說回來
FLH現在雖然手上有+9神兵
可惜等級還是1
只有被史萊姆打趴的份
勁風 wrote:
賣我車的業務說
Ranger快賣完了 因為本來就沒進幾台
(雖然說業務說的話不可信 不過這個他沒必要唬我)


去年那一批也才進一百多台,
如果是連那批都還沒賣完,那這部車一年才賣一百多部耶 (把Ranger當跑車賣?)
而且是不是真的快賣完了,要看再過幾個月有沒有車被大降價促銷或是硬塞給經銷商掛牌才準
現在不降價出清應該只是沒人想擔這個大便 (帳面賠錢) 吧…
(話說這台如果到時候像Focus ST一樣流血大出清,我也想買台回來載貨...)
我個人覺得要賣任何一款車前要檢視,現有汽車市場的基本消費族群需求在那?没錯,每一個車款任何一個系統都是集大成之作,但車價卻不近人,而且售後車輛整體故障率又常出包,這樣的品質還能撐下消費者多少的購買慾?光聽別人說或購買前作的功課,就讓其後退三步了,當下的時候內部的高層還在慶祝銷售量大賣,而服務廠正在處理客訴案件,解釋著一切都是"正常現象",唉!加油,福特!!別再拿T牌來比較了,都泥菩薩過江了!!

knift wrote:
沒錯,這是重點,現在...(恕刪)


確實, 這些規格都是國產車內打遍天下無敵手的,
但就差在妥善率, 一個月沒賣多少台的車都可以在論壇看到這麼多問題
若是在其他賣得很好的國產車版, 要是以這個妥善率來算, 那不知會是什麼景象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