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柴油的品質較講究,且要使用超級柴油,所需柴油的金錢消耗較傳統柴油引擎多。
(2)柴油的清潔度要更高,故要更重視燃料系統的保養與定期更換柴油濾芯子,避免有關零件磨損與阻塞。
(3)增添許多電腦控制零件與複雜的電腦控制線路,使維修更為困難與更需要專業性。
(4)燃料系統的零件正常使用後損壞,一般的汽車修理工廠根本無法分解、修理與調整,大多要直接更換零件總成,比如噴油器、油軌總成、電動柴油泵浦等。且更換零件所需金錢費用亦較高,甚至有些電控零件比如噴油器更換後,要透過原廠電腦診斷儀器、網路與原廠有關部門,進行基本設定或初始化的設定。
(5)修理與維護時,所需專業性要更高,否則可能會被電擊或不必要的零件與人員損傷,比如拆開柴油高壓系統的零件之前,一定要先經過洩壓程序,因柴油噴射壓力高達1350bar,甚至 2000bar 以上。
(6)電腦控制零件如設計未週全時,可能容易造成電磁干擾,形成難以排除的引擎間歇性故障。
(7)購車成本較傳統式高。
(8)電腦控制共軌式柴油引擎的噴油壓力可高達1350bar,甚至 2000bar 以上,故其有關保養維修之技術和應注意事項與傳統式柴油引擎是不相同的。
(1)柴油的品質較講究,且要使用超級柴油,所需柴油的金錢消耗較傳統柴油引擎多。
(2)柴油的清潔度要更高,故要更重視燃料系統的保養與定期更換柴油濾芯子,避免有關零件磨損與阻塞。
(3)增添許多電腦控制零件與複雜的電腦控制線路,使維修更為困難與更需要專業性。
(4)燃料系統的零件正常使用後損壞,一般的汽車修理工廠根本無法分解、修理與調整,大多要直接更換零件總成,比如噴油器、油軌總成、電動柴油泵浦等。且更換零件所需金錢費用亦較高,甚至有些電控零件比如噴油器更換後,要透過原廠電腦診斷儀器、網路與原廠有關部門,進行基本設定或初始化的設定。
(5)修理與維護時,所需專業性要更高,否則可能會被電擊或不必要的零件與人員損傷,比如拆開柴油高壓系統的零件之前,一定要先經過洩壓程序,因柴油噴射壓力高達1350bar,甚至 2000bar 以上。
(6)電腦控制零件如設計未週全時,可能容易造成電磁干擾,形成難以排除的引擎間歇性故障。
(7)購車成本較傳統式高。
(8)電腦控制共軌式柴油引擎的噴油壓力可高達1350bar,甚至 2000bar 以上,故其有關保養維修之技術和應注意事項與傳統式柴油引擎是不相同的。
wct0327 wrote:
"Toyota Altis在進行麋鹿測試時,在時速不到100km/h時就會發生後懸吊抬腿的現象,.(恕刪)
FORD FOCUS 最近幾期雜誌測試 一般過灣 也都有抬腿的現象 不知道業代又該要作何解釋了??
tsaigavin wrote:
不過這篇主題本來就有些問題在....若車不是舊了或是經常顧路,誰會換新的車??
無怪乎有許多FORD負面的回文了!!
摘錄以上兩句話。
這實在是似是而非的論點。
第1句當然正確,但是這跟第2句有什麼關係?
如果舊車顧路要換新車,為何不繼續換Ford的?
我在Ford的親戚也希望我跟他說Ford哪裡有問題哪裡爛,好讓她們改進
我也很明確的跟他說,以現行的維修保養場簽約制度
(Ford的保養廠是簽約的,大部分不是直營)
Ford的後勤要好很難
要把品牌形象建立起來本來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不要怪說為什麼大家拿10年前的車子來鞭屍Ford
Toyota會賣得好,不是因為他現在的車子好
而是他最近10年20年建立了好口碑
Nissan的形象有起色,不是因為他現在的車子好
而是因為最近10年20年逐漸把爛車形象稍為提升(但還是很差)
Ford要好,現在就可以開始做,但是形象這種東西沒有辦法立竿見影
但是台灣人的觀念就是:無法立竿見影,何必要做?
lucino wrote:
我在Ford的親戚也希望我跟他說Ford哪裡有問題哪裡爛,好讓她們改進
我也很明確的跟他說,以現行的維修保養場簽約制度
(Ford的保養廠是簽約的,大部分不是直營)
Ford的後勤要好很難...(恕刪)
那我反問你...
現在有哪幾個國產品牌的保養廠"幾乎都是"或"都是"直營的保養廠...
沒有一個是的啦...
管他T牌H牌M牌N牌...
沒有一家例外的啦...
都是各地區簽約經銷商...居大半以上
背後經銷商登記公司名稱都不同...
直營的經銷商...最多也只是...
北中南各有幾個直營的展示間和保養場據點...
其餘都是地區簽約經銷商的保養廠和展示間...
你不相信的話...
你可以隨便找一家...
去找業務聊一聊...
他們整個品牌的銷售體系...
你就會懂了...
部分進口車品牌也是一樣...
舉例:
光BENZ在台北縣市地區就有...
中華...台隆...賓航...台明...四家經銷商(後面三家俗稱"北三家")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