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下錯交流道,馬上又要上高速公路時,結果沒注
意到匝道上竟然有一台很龜(我事後懷疑它跟根本是在
找路,停在匝道上)的"蓮舍"(好像是旅行車款)
趕快踏剎車,四輪應該都鎖死,車輛滑行中,
結果學弟那台bmw舊款5系列撞了上來,
家裡的嘉年華(四四方方那一代)後保桿破裂(裡面是保麗龍),
行李箱變型,車子還可以開到目的地然後回台中,
至於學弟那台,因為風扇和水箱都掛了,直接拖回去
,不過事後學弟有說,那台之前撞過,零件和保桿都不是換原廠的了....
安全帶很有用,之後胸口痛了好久.....
後來推撞了那台"蓮舍",後保桿有點掉7+小裂
不知道是不是心虛,嘴巴唸一唸,也沒要求賠償...
就開走了
(至少mondeo是這麼設計)
若是急煞車,車子往下壓時,前保桿沒發揮作用,衝擊力道就是保險桿,水箱支架,引擎蓋去吸收,所以畫面會非常難看,看似好像很嚴重,但沒傷到引擎及主要結構都算不錯了
國產車相撞跟進口車相撞,網友的反應差真多
看以下連結,賓士似乎沒煞車直接撞上去,撞成這樣,就沒人酸賓士車體結構如何,換成國產車,待遇真的差很多,不過mondeo的前後保桿真的非常粗勇,因為我自己本身是柴蟒車主,看到他的保桿,開這部車時,安心許多
寶獅3008與賓士C300的親密接觸
要重申,正常情況有踩煞車相撞,後車肯定都非常難看
但也有例外的,附上連結
Tierra與livina及k8的接觸
Nisson 引擎蓋上翻及保險桿下滑..
類似例子有二種二極化反應
1. 現在車子保護行人的安全設計..
2. 板金及車子結構設計太差
不知有沒有在車廠相關部門工作的可以分享下..現在車子會針對行人安全去作這樣 design 嗎?
個人是希望是1.. 真的這樣設計 確實可大幅降低萬一撞到行人,行人重傷的機率.
與撞傷/死 人的賠償費用比起來,多數人會寧願車廠設計成 1..那狀況頂多10萬搞定修好.換成人的話可能是賠 10倍!!
diehard1 wrote:
沒事最好 當然要恭喜樓主
不過老實說
後車撞前車都是如此
車頭有潰縮功能
我覺得不是這樣...車子的板金跟保桿真的有差...
之前我在國道追撞一台Swift..時速大概30km
Swift先撞上前面一台Lancer 8代....
然後我又追撞上去,當時我並沒有讓Swift再去推撞Lancer
因為Lancer8代車主筆錄上說只有碰撞一次
下車察看後,我的Lancer7代引擎蓋輕微變形,跟保桿掉漆輕微移位
(事後花了2800鈑金鈑回來)
可是Swift的後保桿整個凹掉...
我在去swift車頭看,他前車的Lancer8代也是保桿掉漆而已
看起來連變形都沒有,結果Swift車頭凹一大塊.....
連車主自己看了都搖頭苦笑...
可見軟的車子撞人或被撞都一樣慘....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