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kuei wrote: 基本上福特六和是原汁原味將國外車型搬到台灣,可惜只有少數人懂.Ford SYNC Emergency Assistance >>>https://youtu.be/3HgJuy3sVnM這篇新聞稿有說明..http://3c.ltn.com.tw/news/13969 這套應該是微軟系統的在國外評價奇差無比
金剛掌 wrote:道路實測已經好幾次了,酸酸們面對現實吧!以國產車製造水準來說,KUGA安全性在水準之上,不是嗎? 其實是希望在台灣所有車輛的安全性都能提高,也希望政府公開廠牌車型的車禍傷亡統計數據,為一些沒能發聲的駕駛提醒車廠要注意車輛安全。
有時思考車廠的造車理念,為什麼同樣大小的車,福特通常都比別人重,空間比別人小呢?以福特百年的造車經驗來看,一定不可能是在技術上落後於日系車廠,差異點應該是造車理念.有人會反問日系車在各國的安全測試都有優異的成績,安全哪裡比較差?差異就在於我所謂的造車理念,日系車的安全理念在於可以通過測試表準,這種是針對性的設計,就好像你已經知道考試的題目,只需要針對題目準備答案,這就是什麼日系車明明使用比較低強度的鋼材,卻可以高分通過安全測試,也可以創造出大空間.福特的車,還有其他歐系美系的車,可以發現很多車在安全測試有時並沒辦法拿到高分,包跨雙B之流的.他們的造車理念在於全方位的保護車內的乘客.因為考量的點不是以測試項目為主,車內乘客的安全才是他們最大的考量.這也是為什麼他們使用的鋼材強度較高,結構也較為粗大以致內部空間被壓縮,重量也常常較日系車多了上百公斤.設計上考量的是全方向的安全.兩者差異就好像日系車設計需要考慮幾個固定方向,固定能量的衝擊就好了,而福特的車考量的是360度方向來的衝擊,比測試更大的衝擊量都要能夠承受.就像考試,日系車只需要針對題目準備考試,而福特的車是針對考試項目的所有範圍都下去準備,自然而然有可能固定側項成績不一定比較好.但是換來的是實際道路測試上的安全性,車禍發生的狀況根本就不可能跟考試項目一模一樣.但是大家都可以發現,實撞結果這種全方位的安全考量生存性自然大的多了.以本樓的例子,17.5頓的大貨車是Kuga的十倍重,根據動量守恆,撞擊時Kuga所受到瞬間加速力道的變化是將近十倍於貨車.人只要撞到一個比自己重十公斤的人可能都會受傷了,更何況這麼誇張的重量比.這台kuga行李箱還能保持完整而不潰縮,真的只能說什麼測試都不重要,實撞結果才是最真的.我沒聽過哪一個測試會拿十倍重量的東西來做撞擊測試.我一個朋友開wish停紅燈的時候被被一台小發財撞到,整個行李箱潰縮到第二排位置,他還直說wish超安全的,我心裡想要是你的親人坐在後面,你再來說安不安全.
半年前在永康商圈停紅燈~被恍神的賓士S350肛了屁屁不過對方車速不快~他的保桿掉漆~我則是銀色尿布擦傷當下馬上開行李箱可正常起閉~也查無任何組件受擠壓變形狀況沒報警~回家後稍微打蠟跟補個漆~連兩千塊也懶得去跟對方要我換過四個門的分音喇叭~當師傅拆開門內飾板~你就可以清楚的看到為何KUGA門板要這麼厚~裡頭滿滿的強化結構還有厚實的隔音棉連音響師傅都說這台車的確不馬虎~內在的強化細節嶄露無遺我已經清楚後軸多連桿~還有厚實的門板的確吃掉許多內部空間這些都是為了保護全車人員的安全所做的犧牲不要再嫌KUGA內部空間小了~開車上路我喜歡躲在鋼梁中間
現代這篇的狀況,與本次KUGA的狀況比較像都是大貨車撞SUV車 差異在於KUGA是大貨車車頭完全撞擊KUGA車尾SANTAFE 是大貨車車頭撞擊點稍有偏移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85&t=5223116至於RAV4那個狀況......... 不知道該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