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d執行董事坦言停產Focus與Mondeo等乘用車的困境,福特擬推全新掀背車與轎車

先說我的心得⋯,這個曾孫是在敗家吧?
https://autos.yahoo.com.tw/news/ford%E5%9F%B7%E8%A1%8C%E8%91%A3%E4%BA%8B%E5%9D%A6%E8%A8%80%E5%81%9C%E7%94%A2focus%E8%88%87mondeo%E7%AD%89%E4%B9%98%E7%94%A8%E8%BB%8A%E7%9A%84%E5%9B%B0%E5%A2%83-%E7%A6%8F%E7%89%B9%E6%93%AC%E6%8E%A8%E5%85%A8%E6%96%B0%E6%8E%80%E8%83%8C%E8%BB%8A%E8%88%87%E8%BD%8E%E8%BB%8A-000000150.html

曾經推出Ka、Fiesta、Focus、Fusion(Mondeo美規名)等多款經典轎車與掀背車的Ford,近年在全球多數市場大幅縮減乘用車產品線,讓消費者印象中「藍色橢圓」幾乎等同皮卡、SUV與商用車。不過,這種情況或許很快會改變。

Ford執行董事長William Clay Ford Jr.(也被稱Bill Ford),同時是創辦人Henry Ford的曾孫,近日接受英國媒體專訪時坦言,在停產多款暢銷乘用車後,品牌在乘用車市場的陣容已「不如理想」。他直言:「我們知道在乘用車領域,我們的產品力並不如預期強大。」同時也透露,福特正在擬定新的產品策略,未來將推出全新的乘用車與掀背車,「我相信你會感到驚喜,而且是正面的驚喜。」

新世代燃油車重返市場,不只電動化一條路

外媒推測,福特新世代乘用車可能首先在歐洲市場登場,並非全面走向純電,因為近期福特已調整原訂2030年在歐洲全面停售燃油車的計畫,轉而採取油電並行的策略。這與當地市場現況有關,包含Explorer EV與Capri EV等電動車銷售表現未達預期。德國《Automobilwoche》更指出,部分歐洲經銷商已被告知,新的燃油或油電乘用車產品正在開發中。

2025-08-27 10:40 發佈
這項產品策略轉變,也與現任CEO Jim Farley去年的說法形成反差。

福特家族並沒有獨資福特,所以僅是一位董事表達個人意見。

以下是AI:

福特家族牢牢掌控福特汽車 股權雖低但投票權高達四成

福特家族對福特汽車的持股比率,呈現出一個在現代企業治理中相當獨特的現象:雖然家族成員總體持有的普通股股權相對較低,但憑藉著特殊的B類股(Class B shares),他們仍然掌握了公司高達40%的投票權,從而對公司的戰略方向與決策擁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根據最新的公司文件和分析,福特家族成員合計持有的福特汽車公司普通股股權僅約在2%左右。然而,福特汽車公司採用了雙層股權結構,除了在公開市場上交易的普通股外,還設有不公開交易、由福特家族獨家持有的B類股。

**雙層股權結構的關鍵:B類股**

正是這些B類股賦予了福特家族巨大的權力。根據公司章程,所有B類股的持有者共同擁有公司40%的股東投票權。這意味著,無論在外流通的普通股數量如何變化,福特家族的集體投票權都穩定地維持在四成。而其餘60%的投票權則由所有普通股股東分享。

這種雙層股權結構的設計,初衷是為了確保創始家族在公司上市、引進外部投資者的同時,仍能保持對公司的長期控制權,避免因股權稀釋而失去主導地位,並確保公司的經營能夠貫徹家族的長遠願景。

**主要機構持股與家族影響力的對比**

相較之下,福特汽車的最大股東多為大型投資機構,例如先鋒集團(The Vanguard Group)和道富集團(State Street Corporation)等。這些機構雖然持有大量的普通股,其單一的投票權影響力仍無法與福特家族集體的40%相抗衡。

總結來說,福特家族對福特汽車的直接持股比率雖然不高,但透過B類股的特殊設計,成功地將股權與控制權進行了有效的分離,確保了家族在歷經百年的發展後,依然是這家全球汽車巨擘的掌舵者。
motoxt910

呵呵...沒有用的卡小,沒有找到利基產品,就先停掉暢銷產品,商學院是這樣教的?

2025-09-02 12:46
夏語天 wrote:
這個曾孫是在敗家吧?


敗家 ? 他只少比他祖父好,不是 ? 別忘了他祖父可是真敗家要買法拉拉啊,但是被恩佐給無情拒絕並回酸他說去做好您的本業....

回正題,真正決定公司發展方向的,還是在執行長身上。董事長只是董事會的領導者,儘管說董事會也有權能控制執行長( 這也是為什麼福斯的迪斯與豐田的章男會下台) 。

反正,現在的福特就是這樣,One Ford一個福特已經回不去了,福特是分三大部門並各自在地化經營。只要六和還是繼續跟長江與江鈴季牽著鼻子走,要那些跟福斯借牌的車款是一定是沒有機會可以買到。
就把電車想得很美好(很多老美接班人都這樣)但誰也沒想到 電車根不上 (基建 /規格/ 價格)外加通膨大家沒錢(外國30%真的算正常看看老英)
不是說電車不好 而是大家想得交接期 太美妙
歐洲車廠也是 沒想到日本車廠壓對寶(油電等混動)
Motor123 wrote:
.歐洲車廠也是 沒想到日本車廠壓對寶(油電等混動).(恕刪)


一般人一年里程了不起10000,根本不需要買油電,為了跟風買油電,等換電池時就知道痛了,保養廠都說油電車的電池不要換整新品,一定要用原廠才能降低買到瑕疵品的風險,然後第二顆電池極有可能用3~4年就壞掉。
整天沒在做事的屁孩 wrote:
敗家 ? 他只少比他...(恕刪)

那個執行長超雷的

先是稱讚雷克薩斯
然後讚嘆小米電車
最後說想要成為越野借的保時捷

喊了一堆口號,結果是一直把自家各種車系往死裡打
樓主你認真?這個現任CEO才是在敗家吧~搞的電動車都拼不過陸系、歐系,還造成不少虧損。
這位執行董事講得才是回應歐洲市場需求好嗎???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