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Kuga 新增車型選擇-真的是Vignale 車型嗎 ?

福特六和要為買氣持續下降的Kuga 注入新活力了嗎 ?
當隔壁棚的不斷推出新菜色時,你再不加油點~會失去好不容易佔有的市場

https://news.u-car.com.tw/news/article/72583

國產小客車中 9 月份唯一送測的 Ford Kuga,車型代號為 CX482-TA,搭載的是 2.0 升動力單元,實際測試能效為每公升 12 公里,效率等級為 4 級;先前 U-CAR 討論區就有網友分享了捕獲的間諜照,當時從偽裝車上刻意以貼紙隱藏的車身銘牌,以及車身上的飾材妝點來看,與歐洲市場上所推出的 Vignale 車型有諸多相似之處,因此當時 U-CAR 也推測福特六和增列 Vignale 車型的機會很高..........
2022-10-14 12:00 發佈
不知差在哪?
~忠~

沒有通風椅這個配備!

2022-10-15 4:43
dean720721

我以為有欸🤣

2022-10-15 22:22
參考歐規版本,專用車門板皮革、Vignale真皮座椅附10向電動座椅、原木飾板...
不知道會不會有通風座椅,這在台灣非常的需要
另外捨棄客貨車,小黃司機也多了一個選擇,看來售價應該也是會往上調~~~
Benpli

能有駕駛座3組記憶才是重點. 否每次換人開車都要調整一次很麻煩. 家中2台車天天換人開每次都要調整座椅.後視鏡及後照鏡.

2022-10-16 8:12
james_li88 wrote:
參考歐規版本,專用車(恕刪)


不管是歐洲或亞太的kuga還是美規escape只有座椅加熱沒有通風椅這個配備!
不要忘了MG 1.5T的天花板89.9在那邊

才是KUGA因為MG HS上市後急速萎縮的銷量有關

已經客貨認證的KUGA 1.5T 配備都差一截 還比較貴

說不過去

再說你的服務品質也沒有一線車廠到位

相較現在的MG售後體系 差距就不明顯

無法增加配備,那請降價!!

吐一些獲利回來造福消費者

很難嗎????

Vignale絕對不是最終解方
ado016435

我去試開MG配備誘因確實大,但懸吊偏軟很晃,KUGA行路質感是雙B級,KUGA入門對上MG全配, 一般消費者轉向是正常的, 因為後面會買KUGA的不是去買STLINE就是並不是忠實顧客, 因此說轉就轉

2022-10-19 5:24
MBUSA

Kuga 2.0 AWD配備與性能皆沒得挑剔,但那車室質感真不怎樣。加上其客貨認證那一部份的利潤並沒吐出來,Ford 此舉也不過是切香腸罷了! 就讓 Kuga 的銷量再往下掉,消費者的福利才會浮上來。

2022-10-23 18:54
james_li88 wrote:
Vignale


KUGA如國產Vignale版本,個人不覺得對KUGA這款車整體會產生太大的助益,這跟推空力套件輔銷新車意思是差不多的,但Vignale的成本支出應該會更高,畢竟內裝不同的配置過多,造價成本攤提就得當新產品看。
光全興或信昌要在中國大陸國產化生產這款座椅供福特六和,發泡得重新開模、皮面全部得重新打版,沒個量體攤提,做不了啥事,長安福特有販售這款車,直接引進物料來台組立,成本費用才勉強能控制下。

畢竟在歐洲,Vignale的定位比ST-line還要高,屆時國產價格不得拉到130起跳了(進口會更高)。
Vignale這款產品實際月販售佔比,如果站上130~135萬,單月可能不足20%。
如要壓低價格,就得東拔西拔,也會不倫不類。

KUGA的重點性產品,應該是朝向耗燃、能源的車型去挑選。
例如類似旅玩家這樣的1.5T TDCi柴款、PHEV的導入。
比較符合市場實際的期待需求。

1.5T TDCi柴款車價費用應該可以抑制。
會是對車實用有概念的車主會很想要的經濟選擇。
2.5代旅玩家便是一個熱賣的例子。

PHEV也同樣有車價成本高的問題。但話題性足。
目前國產車市場也僅有中華國產MG HS PHEV一款。
但車價如拉太高,來到140~150萬,同樣也是可能會曲高和寡。
商企這邊,確實得費番心思了。

個人是會建議車價控制在120萬內定位去走。
國產SUV最熱的價格帶 :
CUV : 77~79萬 or 定位高端些81~89萬
中型SUV : 99萬內 1.5T級距或動力系統較差的日系、韓系推的2.0NA級距。
110~120萬左右的1.6T~2.0T或日系2.5油電級距。

超過這個崁,就很不好推動了。

IMF等皆評全球經濟明年只會一個慘,價格走高,仍不利消費市場。
但成本上升,已經是無可挽回的趨勢。
就要看怎麼抑制調配。
fredlee wrote:
不要忘了MG 1.5T(恕刪)


實際去看MG HS後。

HS 汽油款,市場主要的拉攏客群,反而是Corolla Cross這款定價89萬價格帶內的CUV競品。
客層會偏向務實、低消費價格帶導向。
畢竟才89萬,配置也豐富。
很適合預算型買家,除了CC這款產品外,多了配備更豐富的選擇。

KUGA產品,偏向個性化,較重視歐洲車操駕感受、較同級配置更全面的系統、歐洲車組裝調性的組立品質條件。

將HS引擎蓋打開,就會有很大差異化存在。
各類高級車有接觸的車主會很清楚感受到,福特就像掛著國民車LOGO的歐洲車,牛肉在哪,開歐系的一看就懂。
HS組立,比較停留在70~90萬區間內的亞太車造工,是不能用80~90年代同為路華品牌導入當時英國車MINI、Land Rover車,用現在的英國豪華車去看MG,會產生嚴重的不對等,但福特不會差太多。
HS引擎蓋一打開,就是很清晰的車體結構、鈑件組立較粗糙的國民車。
如果撇開華麗的內裝、不俗的HS外觀造型,單純論造車質量,我覺得Focus MK4 Active足以比同價位帶車優異。

會買HS的客層,不太會是看上KUGA的客層。

就跟會買CC的客人,他壓根看不上福特這個品牌。
會買福特車的客人,幾乎不太可能會去看CC,只會想去看本田車道理相同。


但這可能是我處於汽車產業設計開發,專業傲慢的觀點。
因為我們造車看多了,就很難不去注意主樑體與用料結構這些。

一般消費者不會去看這些。

買自己喜愛的車就對了。
FENG8535

以國產車來說,福特給的算是不差了,我本身是開2016 KUGA CG

2022-11-03 17:07
阿福的網宅II

FENG8535 我也認同。貿易商朋友也問過我為啥沒買CRV,也沒別的,因為CRV剛上市,旗艦沒車要等三個月,99萬的,配備差KUGA 4T太多了,CRV要超信仰才會買當時的99萬款。[XD]

2022-11-03 22:00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KUGA如國產Vignale...(恕刪)


很贊同你所言!!!
只是六和這兩年來從引領風騷,到現在變成產品推出過於保守
很快地會反應在銷售數字

1.5 + PHEV 其實是很好的一個組合
只可惜,望眼看過去
各家車廠都在為電車暖身中
但仍不見六和有任何動作

話說Kuga Vignale 比 ST line車重多了快100公斤
不知道是隱藏甚麼秘密武器嗎 ?
真的是Vignale 車型嗎 ?
是啦
廣告都拍完了

你們以為福特六和有啥規劃還計畫性的部屬嗎

KUGA國產的Vignale版本
就是國外賣不好被塞過來的
不得不賣不得不組
這也不是主力啦
別為他們擔心了

結案
擁有賽車執照,在車界的鍵盤車手,車媒車廠車隊略知一二,程度太低者我懶得回你^^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會買福特車的客人,幾乎不太可能會去看CC,只會想去看本田車道理相同。


靠北邊走,別人我是不知道,我是完全被說中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