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這幾年可不只是家庭取向的SUV休旅車賣得好,有在關注車市發展動向的網友應有發現,其實多款風格強烈或是原本強調越野能力為主的休旅車與皮卡車型,同樣都受到特定市場消費者的高度矚目!舉例來說,2018年底當我們率先前往日本試駕現行第四代Jimny時,即使當下覺得Jimny確實充滿魅力,也不會想到這輛小休旅於國內上市後熱銷到一車難求,候車期甚至長達一年以上!而且不只是售價百萬內的Jimny而已,就連價格動輒兩到三百萬元的Land Rover Defender也是。
當然這跟疫情發展、晶片短缺都脫離不了關係,前者更是對生活造成巨大影響,短時間內無法出國之後,面對疫情控制相對穩定的台灣,國人自然是將旅遊標的轉往國內,除一般旅遊可到達的各大旅遊景點與旅遊方式以外,也愈來愈多人選擇露營、野營及駕車探索秘境等各種解放身心靈的戶外活動,這時有一輛能陪著你上山下海的好夥伴就顯得相當重要!此回我們便是要跟隨車隊前往野溪溫泉,出發前已耳聞這條路線的越野難度並不低,究竟這輛原廠未改的Ranger運動型能否順利挑戰成功呢?
越野挑戰、福利社影片在此:

先來複習一下Ranger目前車系編成,國內現在提供職人型、全能型及運動型三種車型選擇,其中職人型即為採用1.5廂車身設計的工作取向用車,車門改以對開方式開啟,同時擁有三者中最長的貨斗長度與最親民的車款定價;中階全能型的車長跟職人型相同,不過因雙廂式車體而讓貨斗長度略短於職人型,屬於自用、商用兩相宜的多功能車型。
我們這次試駕的是頂規運動型版本,除動力單元由2.0升柴油單渦輪引擎升級至2.0升柴油雙渦輪以外,配備豐富度與外觀運動化配件自然也是最高水準!Ranger運動型曾在去年中進行新年式更新,配備方面經過微幅升等,添增包括駕駛者膝部輔助氣囊、後座深色玻璃與貨斗Cargo Management套件在內的三樣配備,價格則維持不變。
職人型 | 全能型 | 運動型 |
103.8萬元 | 118.8萬元 | 148.8萬元 |

這趟旅程參與車輛還真不少,包含我們在內共有九輛車一同前往!而且幾乎時下熱門的越野休旅車皆已到場,如前後代Jimny、新舊款Defender、賓士G-Class與Toyota Land Cruiser等車款。Ranger成為唯一的皮卡車款,重點是其它車款至少都有「基本改」,像是呼吸管、懸吊或是AT越野胎等,不禁讓我們愈來愈擔心這輛原廠版Ranger到底有沒有辦法應付接下來的場面了


下場前還有一件事必須先做,就是降胎壓!因為降胎壓這個動作可以增加輪胎接地面積,將會幫助車輛在行經越野路段時的抓地力表現,越野時輪胎抓地力愈好亦可增加脫困能力。至於胎壓要降到多少,得根據每輛車的車重與胎款來決定。


這輛New Defender車上選配一項相當實用且方便的配備-車用打氣機,直接內建在行李廂一側,只要設定好胎壓數值,便會自動釋放或充氣到設定數值,建議有在玩Off-Road的New Defender車主都該來一套啊~

果然第一關就讓我們直接碰上大魔王!在溪床入口處有個幅度不小的路面高低落差,這時便考驗著車輛能耐與駕駛者路線選擇,Ranger難處在於長達3220mm的軸距,加上原廠懸吊與圈胎配置,使其穿越角表現相對較為吃虧,只能藉由騎上旁邊斜坡來消弭天生能力不足,這時擁有一名經驗豐富的領航員在旁邊指導路線就顯得相當重要!

原本以為卡在這關就可以打道回府(
- Jimny
- Defender 90
- Defender 110

強烈建議各位日後有機會體驗或是親自參與溪床越野行程的話,別帶著剛吃飽的身體上路,否則顛簸路面加上長時間的車身起伏晃動,身體可能撐沒多久就會開始抗議

經過一開始的大落差魔王關卡,接下來是長達數公里的礫石路面,中間參雜著大小石頭與高低差路段,除非對自家車輛越野能力瞭若指掌或技術高超,不然都會建議大家在這裡就切入4H四驅模式,才能在面對鬆軟泥土或者岩石路面時,保有更好的輪胎抓地力。

Ranger的加力箱切換方式為電子旋鈕形式,就在排檔座左側位置,提供高速二驅2H、高速四驅4H與低速四驅4L三種模式。

路途中也行經幾段小溪流,對於擁有237mm底盤離地高度的Ranger運動型來說並非難事,加上Ranger具備80公分的涉水深度能力,對於圖中這種涓涓細水根本不放在眼裡~另外面對這種中等程度以上的越野路段,Ranger由柴油引擎輔以雙渦輪增壓組成的強大51.0kgm強勁低扭便顯得極為受用,特別是遇到較大石頭而需要更大力氣爬過時,所以如果同一款車具有汽、柴油兩種動力選擇,都會建議有在玩Off-Road的車主選擇柴油車型。
越野過程除路線選擇相當重要以外,手握方向盤方式也跟一般道路駕駛不同,平常都會建議大家手握在方向盤3、9點鐘方向,我們也會習慣將大拇指扣在兩側方向盤內側,不過越野時就不建議將拇指扣在內側,因為在行經礫石路面過程,輪胎可能會隨時跟著路面狀況而直接轉動或撞擊,這時反而有機會造成拇指受傷,所以之前參加越野活動時,教練都會要求我們改以推拉方式轉動方向盤,也就是拇指是平放在方向盤兩側。

這次車隊活動的嚮導是由前方這輛經過重度改裝的Jimny帶領,圈胎、懸吊經過大幅度升級加上Jimny的短軸距優勢,讓它幾乎可以說是暢行無阻~當天這輛Jimny也成為我的攝影工作車,坐在上面看著它走行各種高難度路段的過程真的是很過癮!

走著走著,我們來到第二道魔王關,這裡遇到的難題跟第一關有點像,都是面臨到落差較大的路面狀況,在不確定Ranger的進入角與穿越角能否足夠應付時,我們也只能依照前方人員路線指示來一步步緩慢前進。我們倒也不怕屌掐~因為同行的Defender有裝電動絞盤可以幫忙脫困...XD

還好這段路看來已有不少車輛經過,因此路面在碾壓後的傾斜程度並沒有想像中大,得以讓Ranger以稍微驚險的姿態通過。29度進入角與26度離去角應付此路況不成問題,反倒是22度的穿越角讓人看來心驚膽顫,深怕一個不小心就把側踏板留在這裡當地標了...
- Jimny
- Defender 90
- Defender 110



愈往深處前進,路上石頭體積也愈來愈大顆!使得我們不得不放慢腳步緩慢前進,Ranger懸吊形式為前-雙A臂獨立懸吊附大型液壓式減震筒、後-葉片彈簧附大型液壓式減震筒,後軸採用葉片彈簧自然是為了提供貨斗更出色的承載能力,原廠數據顯示其承載重量可以達到985公斤!不同的懸吊形式讓它呈現不同路況反應,後軸在行經落差較大的礫石路面彈跳、晃動感也會比較明顯。
眼看路況愈趨嚴峻,加上需要行經距離較長的溪流且水面下的石頭路面狀況不明,我們選擇在這裡將電子加力箱切入4L低速四驅模式並進行後電子式後軸差速器鎖定,還好那幾天沒有下雨,所以水深不深,水面下路況也沒太複雜,Ranger就這樣順利的通過第三道關卡。在溯溪或行經較深、較長的積水路面時,記得保持一定的油門深度前進,而且入水瞬間別以太快速度切入,否則像這輛並無加裝「呼吸管」的原廠版Ranger,容易因車頭插水瞬間讓大量湧上的水跑進引擎進氣口,不小心讓水跑進去進氣口的話可是會得嚴重內傷的!

其實在出發前為了防範未然,我們已在引擎進氣口位置加裝一片塑膠片,就是要盡可能防止水直接進入進氣口,雖然看起來非常「土炮」也不確定實際效果如何,但在出發前不知道當天水位的狀況下,也只能盡量做好周邊防護了~還好當天水位並不深!

除了我們帶來的原廠版Ranger以外,現場每一輛車都有加裝「呼吸管」這項配件,其實就可以把它想像成浮潛時使用的呼吸管,功能就是把引擎進氣口位置延伸加高,避免水在涉水過程進入進氣口而造成引擎嚴重損壞,可以說是越野車「基本改」的項目之一。

在抵達野溪溫泉前的最後一段路上,我們遇到了最後一道難關,沒想到有一節長度不短的樹枝直接躺在溪床中央,剛好就在我們打算穿越的路徑上,而且不能繞路...因為其它路線選擇對Ranger來說風險太高,只好使用人力將它移除!再次感謝這位資深車友~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越野路況折騰,我們總算抵達預定目的地,提早抵達的車友們已經貼心的在溫泉位置放置帆布,接下來就是放鬆的泡湯時間啦~當然也少不了Model福利社囉!這次跟著我們溯溪泡湯的是黃懸,大家除了福利社照片以外也可以從影片中見到她!

經過一整天的越野行程訓練,讓我們對於「越野」這件事及Ranger這輛車皆有更深入認識,無論是進入越野路段前的行前整備,像是輪胎胎壓、無線電、隨車工具、野營用品等;再來是進入越野路段後的行駛重點,包括駕駛姿勢、油門深度控制、加力箱模式切換與路線選擇,每項細節都得一一顧及才能完成一趟美好旅程。
然而這次Ranger表現也確實令我們刮目相看,從一開始的入口處大落差路段到中、後段的溯溪、攀爬較大石頭等路況,曾有幾次我們都以為是不是該放棄打道回府了,但Ranger都能憑藉著自身能力一一克服,重點這還是原廠未經任何升級的Ranger!當然穿越障礙的路線選擇也很重要,兩者必須相輔相成才行。所以如要進行相關越野行程,請務必結伴並跟隨具有豐富經驗的領導者,還有配備救援能力的車輛,才能玩得開心又安全!還有最後一點,野營過程中造成的垃圾都必須打包帶走啊!
▋回文抽獎活動
活動規則:看完本篇文章後,回覆文章留下你對本篇 Ford Ranger運動型 的觀點,或是你最想開著哪輛車去玩越野,就符合抽獎資格喔!但複製貼上別人的回覆內容,會直接喪失抽獎資格,請務必發表自己的看法。獎品是汽車品牌原廠精品,共2個名額。
抽獎回文活動截止時間至2022年4月1日12:00為止,之後會抽出得獎人並在本篇文章內文更新得獎名單!

|福利社時間
















看完照片是不是想回味一下福利社影片囉!
◆獲獎名單暨抽獎影片公佈:
獲獎名單(站內ID):
得獎順序 | 會員名稱 |
汽車品牌原廠精品 | 牙敗桑 |
汽車品牌原廠精品 | dekaj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