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變種病毒的傳染力似乎更勝前一波
為了避免過年出門在外人擠人
趁過年前的空檔,搶到太平山住宿,帶去家人太平山小旅行
要出遊人潮稀少也安全

剛好出遊前破四萬公里,先回原廠繳一次大保養的保護費
小保養大約5千內、大保養1萬內搞定
Kuga ST-Line油耗我個人蠻驚喜
自己開出來平均油耗在11.7km/l
大多是上班通勤,距離70公里左右,高速8市區2
以一台250匹的休旅車來看油耗真的不錯
而且開車大腳的時候我沒在客氣
蠻推薦用車情境跟我類似的朋友們直接攻頂
剛好家人有一台Audi Q5 45TFSI
同樣四傳+250P馬力油耗更加
當然價格也只要一半而且還多了level 2及不少配備

假期的雪隧塞車肯定是美的不忍直視
車少的時候搭配CP360,雪隧真的是輕輕鬆鬆
車道置中跟車最好用的地方就是在這種長隧道
大幅降低長途開車的身心靈負擔XD
開Kuga,體力就是要留在山路

雖然下著毛毛細雨,但霧濛濛的景色別有一番風味
在門口先拍一張象徵性的照片,Kuga ST-Line 到此一遊


第一站,鳩之澤煮蛋槽
非常推薦,販賣的食材也不貴
放進溫泉裡只要等一下,馬上就有好吃的溫泉蛋
氣味雖然大了一點,但暖暖的溫泉讓冷冷的天也不會這麼難受

隔壁的會館門口也有跟風的歪腰郵桶,很適合遊客拍照打卡


樹齡2500年的白嶺巨木,站近看巨木,心裡會有一種寧靜的魄力
這邊有個避車彎可以暫時休息一下,感受一下巨木的震撼
Kuga ST-Line個人最愛就是250匹馬力
Kuga的多種行車模式非常好用
一般模式是最常用的
上山就是切到運動模式
下山也是運動模式可以用到引擎煞車
市區塞車就用省油模式啦


ST-Line有換檔撥片,但我本人倒是很少用到
跟車子相處了4萬公里,整體的換檔邏輯也非常習慣了
這次的8速自排在平價車中真的算非常不錯的
能兼顧油耗跟性能,運作也算平順
我不覺得有輸ZF跟DSG很多


翠峰湖步道分為西口和東口,因為下雨步道濕滑
安全考量沒繼續走


氣溫7度,能有一杯熱奶茶喝,是多麼幸福的事

太平山莊餐廳的午餐,按人頭計價,1人250元
6菜一湯,不貴味道也OK,但菜都冷的



內裝用料其實不差,大部分接觸面都是軟質的
反而我還覺得Q5的硬塑料更多一些
但設計感就差了一截,感覺福特就是一切以實用為主
配備就是Kuga的強項了
數位儀表、懸浮式中控、旋鈕排檔、無線充電等等
頭頂上的全景天窗,出去玩的時候特別有感覺(下雨時更好用,雨點聲小很多)

隔音是另外一個很滿意的地方
車上基本聽不到外面的引擎聲
傳進車內的胎燥聲和彈跳聲也不明顯
高速公路A柱風切聲小小的
車內肅靜性已經有進口車表現

差不多在里程2.5萬公里的時候
也換了一組特價的PC6胎,胎噪聲更有感下降
福特真的是少數有在意配胎的品牌
Kuga跟Focus的配胎跟相同價位的車根本不是同個水準
甚至連一些豪華車的配胎都沒這麼好

100萬出頭的車就配B&O音響
大概只有Kuga有,音質渾厚高低音分明,不錯

自動防眩後視鏡比較少人注意
如果後面的車是開遠光燈的三寶
有自動防眩後視鏡,眼睛就不會因為強光而影響視線

另外這個價位能有智慧型LED頭燈也只有Kuga了
不只亮度超亮,晚上方向盤轉到哪就照到哪
有一次晚上開蘇花,幾個路段很暗
頭燈的照明度和角度完全都是我需要
加上自動切遠近光功能跟防眩光功能
開車我只要注意看前面路況
其他都交給Kuga自己控制就好

麂皮材質放在運動座椅很好看,止滑性也很好
不過小缺點是夏天剛上車會比較悶

太平山莊住宿非常不好訂還得用抽籤的
雖然不是什麼高級飯店,但能在這深山中有個落腳的地方
也讓整趟旅程輕鬆寫意不少
最後也想跟大家分享這一年多開了四萬公里的一些想法
網路上的評論、各種資訊都有
沒有完美的車,只有合適的車
有喜歡,比什麼都重要
當時會選擇Kuga,除了四驅跟250匹馬力之外
就是看中它滿滿的配備
兩年下來車子也確實有遇到一些小問題
例如原廠雨刷用一陣子會跳,玻璃刮不乾淨
另外雨刷的自動感應,擺動頻率不是我要的
雨不大但有時候一直刷
後車箱周圍以硬質塑料,放東西扣到直接一條刮痕
但整體來說都是滿意的,甚至連身邊的朋友也都被我推坑
再給我選一次,我還是選Kuga
也祝各位01網友和小編們
明年事業虎虎生風,罰單掛號沒半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