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輪扭力的小問題請教

各位大大好:

我沒開過油電混合,也沒開過純電,所以這兩種我只能用想像的。

fiesta 官網資料 1600 轉扭力就已經到峰值。 ( 但現在停產資料不好查,有錯誤請指正,感謝 )

可是請教一下,為啥我有一種 2500 轉以上加速更快的感覺呢 ?

2500 轉以上比較不會有低轉速有一點點 [ 拖 + 抖 ] 的感覺。

是加速不等於扭力 ? 還是實際上 2500 轉的扭力更高,還是我的錯覺,或是其他因素 ?

focus 5D ( 2019年第一款 ) 也有一點點這種感覺,但很輕微。


** 感謝以下大大的說明,有渦輪壓力、汽門、油門、轉數、數據公式 ...... 等等說明。
不是單看一個扭力數字,而全部湊在一起終於看懂了,感謝。
2020-11-17 9:1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渦輪扭力 問題
也要參考最大馬力出現的轉速峰值吧
兩者要互相搭配得宜
我所理解的:扭力=瞬間加速的出力
馬力=扭力發生後的持續出力
渦輪扭力一般標示一段區間
但那段區間的前段通常既無力
因為進氣壓力不足
因為轉速提高,壓力才漸漸從負壓轉成正壓
到了正壓才有力

我不確定你說的1600到峰值是否正確
這點你要自己去查查看了
alonger05 wrote:
各位大大好:我沒開過(恕刪)


扭力」只是引擎汽缸混合氣體爆炸後經由連桿傳到曲軸上的「」。
這股「」受到搭配的變速箱而改變,完完全全只是參考用的。
一顆引擎真正有意義的是「馬力」輸出,因為馬力是「能量單位」。
依照教科書上所學,不計算中間轉換損失,能量是「守恆」的。
上面亞洲人,下面黑人!㘉㘉㘉~
灑yan wrote:
「扭力」只是引擎汽缸...(恕刪)

https://speed.ettoday.net/news/1104168這篇馬力 扭力差別,看看吧,淺顯易懂。

單看馬力大小也沒用(RAV4很沒力的代表),看很多超跑或改車的,超過500P或1000P以上,時速也不會超過500Km以上,馬力就只是一種能量單位,反到扭力參考很適合台灣多車環境,但平衡最重要。
扭力是力,馬力是功率,車子的加速度要高就是需要引擎傳動系統輸出高的功率。
而 功率=力量*速度,在旋轉運動中,轉速是速度,所以能約略將馬力視為扭力與引擎轉速的乘積。

你會覺得2500轉比較有力,就單純是2500轉的馬力比1600轉的馬力高這樣。
灑yan wrote:
扭力」只是引擎汽缸混合氣體爆炸後經由連桿傳到曲軸上的「力」。
這股「力」受到搭配的變速箱而改變,完完全全只是參考用的。
一顆引擎真正有意義的是「馬力」輸出,因為馬力是「能量單位」。
依照教科書上所學,不計算中間轉換損失,能量是「守恆」的。


這段話太正確了,長期以來老是在談什麼加速看扭力、極速看馬力這種話,但扭力可以依靠變速箱來放大,馬力就不行了。尤其現在電動車出現了,你完全不會關心扭力是多少,只要看功率就好,因為電動車沒有變速箱了,只有減速器,好一點的超跑可能有個2段變速,但也僅止於此了。


alonger05 wrote:
iesta 官網資料 1600 轉扭力就已經到峰值。 ( 但現在停產資料不好查,有錯誤請指正,感謝 )

可是請教一下,為啥我有一種 2500 轉以上加速更快的感覺呢 ?

2500 轉以上比較不會有低轉速有一點點 [ 拖 + 抖 ] 的感覺。

是加速不等於扭力 ? 還是實際上 2500 轉的扭力更高,還是我的錯覺,或是其他因素 ?

focus 5D ( 2019年第一款 ) 也有一點點這種感覺,但很輕微。


另外看渦輪引擎的扭力所謂的1600轉到達峰值,這個的前提是你節氣門全開,也就是油門踩到底,以今天的渦輪設定,當你油門不深踩,渦輪大部分時間都不在增壓階段,利用洩壓閥、進排氣、直噴的時間點等等設定來決定是否增壓;
以市區駕駛為例,大部分時間可能都沒有增壓,都相當于一台自吸,所以渦輪引擎相比以往自吸,駕駛習慣對油耗的影響更大,喜歡深踩油門的,油耗就特別高,因為一直在增壓,這是老一代渦輪引擎不存在的問題,老一代的渦輪只要轉速到了,渦輪肯定介入,但現在的渦輪,你不深踩,5000轉速渦輪也不介入的。
當然轉速高才能輸出馬力
加速才會越快啊
難到你是靠扭力在開車的嗎?
alonger05 wrote:
各位大大好:我沒開過(恕刪)


上面已經有人說了:

馬力=扭力×轉數/729

渦輪車在低轉速就有最大扭力輸出,假定所謂的低轉速是1500rpm,通常它的輸出是扭力高原,也就是約從1500rpm~4000rpm、5000rpm這區間,最大扭力都差不多。

依上面公式,2500轉時出力當然比1500轉時出力更大,4000轉時又比2500轉時更有力,加速更會快!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