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前特仕版開價,96.8w(我抓目前資料釋出的最低價格),跟STLINE版本89.8w差了7w塊,以目前預售的狀況,價格應該蠻硬的,相對STLINE價格上會好上一些,且特仕版價格應該會跟著STLINE走,畢竟價差不能跟STLINE太接近,不然一定都會選擇直上特仕版。
如果以我目前是MK4車主來看,用我今年看車的幾個原則來看,可能還是會選擇STLINE版本。
首先
時間需求-當時預估年底用車,所以年初看車年中訂車,所以基本上我是等不到特仕版推出在買。
價格-年中訂車時,大約談到5w的折價,原本預定就是抓90w買車,底線雖然可以100w,不過留那10w就是用來分擔保養用的。不過用100w買一台國產車,說真的有點過了。
編成選擇-當初有考量購買5D 中階版本,最終因為外觀、輪圈輪胎、Co-Pilot 360等價值超過那10w,所以還是選擇STLINE,不過如果當時真的有多連桿可以選擇,我應該會捏上去... ...吧? 目前還是很猶豫是否能決定。
當時只限定5D車型來說,確實選擇不多,如果以多連桿的價格來看,幾乎也是可以選擇更舒適的ma3,畢竟目前開了2千多公里,我還真的開不出扭力樑的極限,與其開不出極限不如講求更舒適,我是這樣想。而雖然ma3讓人詬病後座空間太小,不過我想會選擇中型房車或掀背的人來說,應該都已經料想到這點了,雖然focus後座空間確實大,不過其實也沒很好座,椅背過挺、椅面過短等等,所以相較ma3確實是較舒適,除了那稅金高一點、跟不太完整的主動安全配備。
如果時間還可以拉長,年底車展還有scala可以去看看,甚至等到golf,基本上這價格都可以拉到接近頂規。不可否認,福特這步棋,個人淺見不算走的聰明,大概可能只想表達兩件事『持續炒熱focus熱度,好延續明年的kuga』跟『測試市場』而已
mk4的多連桿真的會比mk4的扭力樑舒適到有感嗎?我覺得未必。8891跑去中國試駕多連桿車型,結果說還是台灣扭力樑車型比較舒適。而且感受度也會有個體差異,所以還是試乘過再說。
再來就是後座載人需求被放在第幾順位考量。就像有些車後座空間小,用車需求可接受的就還是會買,後座就算比較沒那麼舒適,可接受的還是會買。因為要考量的點還很多,扭力樑款還是會有它的市場。
而且詳細規配還沒公布,根本不知道所有的配備差異。
如果試駕試乘感覺到的差異性(就算只是心靈舒適度也行)以及其他像是尾燈之類的配備讓人覺得值得那價差,又拿得出錢,才會買單。買車一切都是「預算」、「需求」和「慾望」的權衡結果啦。
因現在的車子配備越來越多,成本都墊高,慢慢來會比一步往上跳10萬聰明 ,這段時間看Ford, 利用Focus 這世代來練兵,慢慢未來的Kuga ,應該會很純熟,Ford 大概因之前的品質問題,在台灣悶了十幾年,感覺應該會開始翻身了
carlo2013 wrote:
MK4一出我就開著我(恕刪)
我小肥開3年6萬km,小佛mk3.5(改235-40-18)開1年半4萬km,換mk4前我試駕了3次,五門試完隔一個星期試四門,再試一次五門,試車前後都開著mk3.5,交叉比對感受,最後的結果就是換了st line,開到現在快2萬km。
所以對我來說誰扭誰多不重要,自己開起來的感覺最重要。
舒適度是主觀的,底盤設定和行車質感是自己喜歡的才叫做舒適。就像喜歡開船的人覺得軟趴趴才是舒適。我覺得mk4比mk3.5好開,過彎更穩,行車質感更優,勝過一堆紙上談兵。家人小孩也沒抱怨過,出門時該睡照睡一路睡到目的地,沒人醒來說什麼車子太晃。
福特的車賣到中期以後九折差不多了,focus要折10幾很難,新款要出的前幾個月舊款清庫存有可能。車是負資產,沒需求沒慾望當然是不要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