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懸吊全採用非獨懸吊 扭力樑是為了偷料節省成本。
2.單側壓上東西,會2側同時上抬,舒適性較差。
3.不管獨立和非獨立懸吊 扭力樑車空間皆相同,而不是為了節省空間才改成 非獨立懸吊扭力樑,明顯是台福行銷的宣傳假話術。
4.後門飾板全塑膠,偷精緻裝飾很明顯。
5. 台灣沒有天窗 被拔掉惹。
大陸focus mk4
1.獨立懸吊比較舒適,上下左右等振幅較小

2. 扭力樑非獨立懸吊若單側壓到東西容易左右影響傾斜。
3.不管獨立和非獨立懸吊 扭力樑車空間皆相同,而不是為了節省空間才改成 非獨立懸吊扭力樑,明顯是台福行銷的宣傳假話術。
4.後門飾板有比較漂亮的門飾板,並非全部塑膠板而已,感覺精緻很多。
5.有全景 天窗。
6.大陸多連桿和台灣比較後大陸的懸吊偏硬,多連桿振動還與比較軟的非獨立懸吊還要穩定,跳動也比較少,就表示多連桿真的比較優。
7.網友補充:中國版的換檔旋鈕的兩側那兩塊是有皮質包覆跟縫線裝飾的,跟台版st line一樣 ,開車時可以讓膝蓋非常舒服的靠著台版四門旗艦被偷 中國版四門的就有。

台灣偷很大的後飾板

總結:台灣人比較好欺負,容易被騙?
沒開到,或是開不到多連桿和扭力樑兩者結構的限界,卻在網路上數落起新Focus的後懸吊設計,其實這也滿妙的。是啦!若就先天條件來看拖曳臂扭力樑確實在「G值連續使勁慣力」下,它的車身偏擺、位移角會比多連桿來得大,講白話一點就是連續的離心力作用,會讓車的左右相連的非獨立懸吊,在左支右絀時表現出較大的晃動程度;而獨立式的多連桿後懸吊,它的好處就是能在左右兩邊獨自消弭各自邊的震動能量,不太會左右牽拖形成慣力累積下,它的操控、行路舒適性的確會比扭力樑的容許值要來得好。
參考資料:
1.試駕5門與4門各二次。里程單次15公里以上。
2.8891基哥赴大陸的測試結果數據,與心得。果然非獨立懸吊扭力樑明確有振動拉扯偏大的數據。非台福宣稱調校的與獨立懸吊一樣近似好,感覺沒什麼差異性,明顯舒適就有影響。
https://youtu.be/PiHR7JhF1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