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好消息 有可能接單 升級多連桿

https://youtu.be/kp09KqELyuI
有可能接單 升級多連桿
2019-02-26 18:5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消息 連桿
看完 go車誌的試駕之後就覺得頂規有幾樣配備應該開放選配

1. 無法連動原廠導航的抬頭顯示

沒有辦法顯示導航資訊的抬頭顯示等於自廢武功 50%,應該有很多人想折現

2. 原廠導航

既然無法連動抬頭顯示又有標配 apple carplay 跟 android auto,應該有些人想折現

3. B&O 音響

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開車聽很大聲的音樂或是木耳只要有聲音不會破音就好甚至只聽廣播的,應該有些人想折現



嘉偉有說用扭力樑首要當然就是要省成本,扭力樑換多連桿成本增加多少我不知道,但如果上述三個可以折現選配多連桿我想應該有很多人願意
尤其是不能顯示導航資訊的抬頭顯示器,導航資訊還要轉頭看中央螢幕,那不就喪失了抬頭顯示要駕駛專注前方車況的目的?真不知道開發人員到底在想什麼?

turbo.33882326 wrote:
https://youtu...(恕刪)

國產車.應該可以可客製化訂單.
但應該貴很多.這樣你想要嗎.
總之就是妥協一些方面啦..所以才配扭力樑!不然獨立懸吊應該是會比扭力樑好吧..且獨立懸吊和扭力樑都給我自己選我當然一定選獨立懸吊..但就是妥協一些方面才配扭力樑
給我選配多連桿,錢給你 給我!!!!多連桿
turbo.33882326 wrote:
https://youtu...(恕刪)
既然願意加錢換多連桿(不計代價了)......那選擇很多何必一定要福特 所以一切都是成本問題......感覺有點突破盲腸了!
我還以為大鵬灣跑到1分46秒才需要升級多連桿
turbo.33882326 wrote:
https://youtu...(恕刪)

turbo.33882326 wrote:
https://youtu...(恕刪)


沒聽到重點嗎~~如果油耗沒有達到國家的標準 要罰錢~~
所以是國家在檔福特不要用獨立懸吊~~
另外如我接單獨立懸吊的話 相對的罰錢 就要在消費者身上~~~不知道是罰幾萬說不定幾十萬~~

車就接近百萬囉~~
從頭到尾仔細看完之後,感覺世界級大廠的技術能力確實非台灣本土自創品牌所能企及的!人家要扭力樑就生得出扭力樑,要多連桿就生得出多連桿!不然一套跟人家買來舊設計的底盤還一用就10幾年⋯豈不是被笑掉大牙?
但台灣這個只有單一扭力樑的市場策略實在是不好!就跟訪問中有提到的⋯既然扭力樑這麼厲害,為何國外在ST Line上要用上多連桿?而台灣的ST Line卻只能跟低階的Focus共用扭力樑?整個Focus的產品有4個車系,低階的固然是著重於油耗跟保養維修便利的考量會使用扭力樑,但最高階的ST-Line卻也跟低階的車系共用扭力樑的話,要說不是出自於成本考量誰會相信?
我開過3台Focus,即使現在車庫裡已經有更高級的進口車了,但我始終對於Focus在台灣這種既彎又顛簸的山道上的操控性讚譽有佳,本來Mk4也是我再度購買Focus的目標之一,但自聽聞台灣全車系都一律是搭載扭力樑之後,對Mk4的期待瞬間冷卻了不少!業務員來催我去試駕我都不太想去!因為當年第一代Focus推出時,Focus就是強調它後懸是多連桿設計,勝過當年競爭對手VW Golf的拖曳臂!怎時至今日Focus自己要改用扭力樑?而且還是台灣特規⋯高階車款搭載國外低階車款用的東西!
為了要讓福特知道台灣的車主們有多連桿的需求,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跟我一起去透過跟福特的業務員來建議:除非有一天福特把ST Line的多連桿裝回去,否則不考慮購買Mk4!看看有沒有辦法讓福特重新考慮導入多連桿的ST Line?(個人是不考慮低階或4門的款式)
Congress wrote:
我還以為大鵬灣跑到1分46秒才需要升級多連桿

那個名嘴專家臉書最後意思讓人感覺是:「大鵬灣沒有跑到1分46秒的人,不要和他談操控!」
那位嗆聲別人的專家好不可一世的感覺!

原來大鵬灣賽道時間需要多快的人,才有資格和他這種試車名嘴專家談操控?
至於某牌新車後懸吊採用何種設計?其實不重要啦!

名嘴專家他達到護航車廠上市新車的目的,又能嗆個人大鵬灣單圈成績多快多屌才是重點吧?
急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 最愛無限!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