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 wrote:那不知道現在2014...(恕刪) 真的大概70出頭可以買而已,94.8萬,競賽期折11萬起跳,10月應該就又競賽期了,空車約83萬,(我知道現在過了,有心人士就不必再提了)買2013的車,一下就要2015了..里程沒跑很多的話.75內應該合理!!哀..買2G想說差沒多少又多好幾樣就3G...買3G又想說差五萬可以買一堆好物就上4G....><
國產車比較少有年式的差異(進口車比較多),就算有也只是很細微的地方,國產車大部份到了小改款才會有明顯的變化,所以這不用太在意~重點在於"朋友"要給你開價多少?因為這太難定義了,在中古車行會給你一堆天花亂墜的話術,而朋友間講的是奇摩子,賣的高於行情你覺得不伐算,低於行情朋友也會覺得不如賣車行,不管是那一種過了幾年後都會有一方覺得被對方坑了....你並沒有說明朋友為何要賣掉才一年的車?這也是決定的因素之一總之...先請你朋友開個價才能知道如何比較起,如果只是單方面的想占便宜到時雙方都會難看的。
joyen000829 wrote:而且為什麼一定要加中文...(恕刪) 台灣以前也是這樣。通常是主力消費族群還不太能接受英文時,國產車以前銷售時都是以中文名稱為主。 從早先的福特千里馬、跑天下、雅仕、全壘打、嘉年華、天王星,一直到你愛他才結束以中文為主名稱的行銷。其他廠牌如喜美、速利、飛羚、菱帥,精湛。 進口車則大多數車款一直都是講英文的,廠牌則多有中文名稱如賓士、寶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