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實際車價回歸原牌價!!!可行?

幾乎每間車廠的牌價跟實際成交價都有落差
折扣不一
印象中好像luxgen是固定的
為什麼福特不把實際成交價定為牌價,尤其福特的折扣又是最多
以現在新車至少可再降低2~3萬空間
瞬間又打爆很多國產車了
雖然沒有什麼折扣,但是一看到牌價瞬間覺得CP值大增阿

因為很多人有能力買車根本也不會上網去比價,直接用較低的牌價吸引不也是很好嗎

未來車型老了,要降價,直接變更牌價不是更有吸引力,就像網路上拍賣一樣阿,原價多少,促銷價多少

也省的業務跟客人一直來回周旋折扣有多少,大家都很累阿

2012-11-14 12:5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車價 牌價
台灣人買車的習慣吧?
原價80萬折6萬~好便宜哦!!
74萬不給折價~好貴哦!!
純屬感想...
工廠生產的成本相同 但銷售的管銷成本不同( 老闆也不一樣) , 最終到消費者的價格也不一樣 !!
當所有的業務都是領固定薪水,銷售量跟薪水脫鉤,就有可能出現
(固定薪水的時候就沒有競爭的必要,自然不需要殺價折扣)


不管你是買房、買汽機車、買3C,有哪個盤子是照著廠商DM上的"建議售價(牌價)"買的?
我不收PM、我不看PM、有事不要PM我

olendo wrote:
幾乎每間車廠的牌價跟...(恕刪)


不可能! 就跟去夜市買東西不殺價心裡就會不痛快
即使在歐美先進國家買房子買車子
都還是有殺價的情況

要牌價等於實際賣價
不管是房子還是車子

很難很難
難上加難
難度應該跟把軍公教18%拿掉同等級
牌價(定價):最適當的價格,會把自己該賺的、經銷商要賺的、業務要賺的、廣告費用等這些預估值都加進去,才會是定價。這個價格所需包含的條件,需要滿足原廠、代理商頭頭、經銷商頭頭、業代的期望。

實際成交價:依據實際狀況或者為了特定目的時,這裡擠一點、那裡擠一點得出的價格。

一切都是為了保留彈性吧

olendo wrote:
幾乎每間車廠的牌價跟...(恕刪)


我來分享一下汽車業的生態好了~
今天一台車我成本價60萬,如能以70萬賣出,其淨利為10萬,
以+10%牌價算進去,建議售價應為76.9萬
1.今天我想走二價路線,牌價定70.9萬,
依台灣消費習性,儘管覺得70.9萬牌價很超值了,我還是要給你殺一下,
有的人會說,我小殺2~3萬好了,結果車商只賺7~8萬
然後有些人會說,折扣那們少,不爽買(告誡自己,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
結果車子賣得很慢,經銷商會有庫存壓力!

2.今天我走稍高牌價路線,決定定價76.9萬,
新車蜜月期,給你殺3~4萬(新車這樣折扣很殺了喔)
我相信在業代話術下,有些消費者會洗腦成功(業代也要生活的)
還不滿意,了不起牌價打9折,這種折扣你還嫌,那你真的沒車買了
消費者覺得10%折很大了,想說神單就簽了,最後公司保有每台車10萬淨利

PS:以上理論只要需要銷售人員跟您做介紹,大多數老闆會選用第二種銷售模式來經營
因為公平交易法規定,不得約束經銷商的轉售價、零售價,這是在保護消費者,讓消費者可以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購買方案

Luxgen or Honda可以訂不二價的原因,在於經銷體系是自己的,怎麼訂不二價都不會違反公平交易法

價格有落差對買車人是好事,怎麼會想要走回頭路呢?? 不二價又沒比較好
如果是這樣的話

經銷商就不需要這麼多業務啦

一間只要1~2個人就搞定了

甚至完全不需要業務

只要有人可以回答客戶的問題就好了

這樣對於車子的銷售會比較好嗎?

不盡然,純粹要靠品牌優勢、行銷優勢、經銷點等決定銷售業績

這樣投資的成本會很高很高

所以車商會選擇讓經銷商有彈性的空間可以運作

讓業務去營造出價格的差異化

來區隔與滿足客戶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